明季南略 清 计六奇
明季南略 [清] 计六奇
目录
序
一卷 南都甲乙纪
福王本末
五月纪
六月纪
七月纪
八月纪
九月纪
十月纪
十一月纪
十二月纪
二卷 南都甲乙纪(续)
正月纪
二月纪
三月纪
四月纪
五月纪
三卷 南都甲乙纪(续)
议立福藩
福王登极
宏光诏书
国政二十五款
会推阁臣、冢臣及诸臣升擢
史可法请设四镇
黄得功
刘泽清
刘良佐
高杰
刘宗周论时事
刘孔昭陵侮张慎言
路振飞、王燮镇抚淮安
四卷 南都甲乙纪(续)
马士英特举阮大铖
黄澍笏击马士英背
黄澍论马士英十大罪
黄澍辩疏
朱统(金类)诬诋姜曰广
熊汝霖论异同恩怨
吴适陈维新五事
马嘉植陈立国本
贺世奇言慎行赏
李谟奏明臣谊
陈子龙请广忠益、慎名器、用贤勿二
姜曰广论中旨
吴适请忧勤节爱
沈胤培请立中宫、举经筵、定朝仪
章正宸论铨政
宋劼疏略
祁彪佳请革三弊政
袁彭年请革厂卫
陈子龙疏略
史可法请行征辟
李清奏国用不支
张捷论民心国运
吏科奏计典
吴适陈日讲、午朝二事
游有伦奏国事淆乱
钱增请浚刘家河
史可法奏官多无益
吴适论云雾山
万元吉疆事疏
御寇全疏
累朝阙典未行疏
请恤死节诸臣疏
五卷 南都甲乙纪(续)
南都公檄
临海陈函辉讨贼檄
陈璧论贼必灭有八
张献忠杂志
李自成杂志
伪官
诛周钟等
边镇诸将
顾锡畴请谥
北京殉难诸臣谥
开国诸臣谥
建文朝死难诸臣谥
正德朝死谏诸臣谥
天启朝死谏难诸臣谥
先后补谥
吴适参驳
熊汝霖奏献、闯二贼
起刘同升等
考选科道
高宏图乞归
阄差
许都余党复乱
马士英请纳银
五陵注略
新殿推恩
朝政浊乱昏淫
六卷 南都甲乙纪(续)
先帝谥号
追尊帝后
封常应俊
太后至自河南
太子一案
北太子一案
三皇子一案
太子杂志
童妃一案
大悲僧假称楚王
诏选淑女
三案、要典、逆案重翻
灾异
吴适下狱
迁都召对
马士英笞驿报
马士英奔浙
赵监生立太子
宋蕙湘题壁
七卷 南都甲乙纪(续)
高杰论保江南
陈子龙疏募练水师
张亮奏边防
章正宸论时事
熊汝霖论封四镇
蒋芬请勤王
王孙蕃论东南形势
李向中陈楚省安危
王应熊请节制楚、郧、贵、广
黄耳鼎劾解学龙、张缙彦
朱国弼劾路振飞
左良玉参马士英八罪
又讨马士英檄
又檄
左兵东下
高杰遗大清肃王书
肃王报书
许定国杀高杰
闻定国杀高杰有授旨者
张缙彦荐卜从善
史可法请饷
史可法请恢复
大清摄政王致史可法书
史可法答书
史可法奏李际遇降大清
史可法奏和议不成
史可法求退
史可法论军资
史可法奏泗州将
史可法北征疏
八卷 南都甲乙纪(续)
北事
使臣左懋第殉节
凌駉自缢于济馆
大清兵剿青州土贼
大清豫王晓谕
议御北兵
史可法扬州殉节
九卷 南都甲乙纪(续)
宏光出奔
豫王渡江入城
南都殉节诸臣
龚廷祥沈水死
华允诚不跪死
徐汧沈虎邱后溪死
孙源文哭死
严绍贤同妾缢死
马纯仁囊石沉河死
王域大骂不屈死
夏允彝赴池水死
眭明永不屈死
李待问、章简被杀
顾所受投泮池死
徐怿自缢死
项志宁扼吭死
董元哲痛哭死
石生及卖扇欧姓投池死
卖柴乡民跃入河死
蓄鸟叟缢死
卖面人自经死
许烈妇支解死
张氏赋诗投江死
遁迹诸臣
起义诸臣
阎、陈二公守江阴城
续记(难民口述)
侯峒曾守嘉定城
黄淳耀、渊耀同守御嘉定城
朱集璜起兵守昆山
金声、江天一起兵守绩溪
卢象观谋攻宜兴城
吴应箕起兵池州
黄毓祺起兵行塘
王谋驱市人起义死
吴易起兵屯长白荡
文秉通吴易不辨
刘曙就义
鲁之玙、韦武韬战死
麻三衡七家军
吴福之、徐安远起兵死
张龙文乡兵薄城
钱柄破家起义
徐石麒主盟
徐尔谷被执无挠词
顾咸正坐吴胜兆事死
陈子龙誓众称监军
杨廷枢坐门人戴之隽事死
黄赓为僧
许生伪试事败死
总论江南诸臣
十卷 浙纪
潞王出降
祁彪佳赴池水
宏图不食死
刘宗周绝粒死
王毓蓍赴柳桥河死
潘集袖石沉河死
周卜年跃入海死
王思任请斩马士英疏
又上士英书
鲁王监国
赐张国维尚方剑
浙、闽水火
封诸臣
王之仁请战
王之仁江心袭战
方国安夜走绍兴
浙师溃散
大清兵渡钱塘江
鲁王遁入舟山
余煌赴水
张国维赴园池死
王之仁见杀
陈函辉死节
陈潜夫阖室沉河
朱大典阖门焚死
张鹏翼见杀
王瑞旃自缢
邹钦尧赴江
叶尚高饮药痛骂死
钱肃乐入海
张名振题诗金山
大清部院郎廷佐致明帅张煌言书
张煌言复书
张煌言临难赋绝命词
沈廷扬殉节
十一卷 闽纪
唐王始末
文武诸臣
郑芝龙议战守
杀靖江王
郑芝龙议助饷
曾后入闽
郑森入侍
筑坛遣将
刑罚用舍
张肯堂请袭金陵
隆武驻建宁
皇子诞生
杀鲁王使陈谦
华廷献论浙、闽事
进讲
开科
郑芝龙拜表即行
大清兵从容过岭
马、阮、方、苏降
大清杀马、阮、方四人
隆武奔赣
隆武遇害
蒋德璟绝食死
曹学佺、马思理自缢
黄道周不屈
郑为虹、黄大鹏喷血大骂
傅冠不屈
郑芝豹闭城索饷
郑芝龙降大清
郑成功入镇江
郎廷佐大败郑成功
台湾复启
郑鸣骏倾心投诚
擒斩海贼
厦门大捷
曾樱自缢
十二卷 粤纪
永明王始末
广州立绍武
万元吉固守赣州
永历移梧州
王坤擅改诸臣
辜朝荐献策下广
李绮参丁魁楚
永历奔西峡
丁魁楚
沐天波激变土司
沐天波调沙亭州
沙亭州袭破沐府
孙可望入滇
永历至梧州
永历抵桂林
李成栋斩丁魁楚
瞿式耜留守桂林
永历驻武岗
张家玉沉江
永历入粤西
三宫至南宁府
张献忠乱蜀本末
郭献珂起兵
十三卷 粤纪(续)
永历在桂林
永历走平乐
瞿式耜复守桂林
永历驻南宁
皇子生
土官升授
李成栋归明
群臣复出仕
章服错乱
两粤复全
朱天麟邀相
陈邦傅留永历浔州
张立光受贿换敕
晏日曙四臣殒身蛇庙
叶子眉朝歌逆旅题壁
永历再入肇庆
李成栋出师
朝臣媚李元胤
李成栋庾关初败
文选给空札
陈邦傅围南宁
贾士奇辱施召征
吴其雷宵遁
朱容藩僭乱本末
武冈播迁始末
雷雨风雹
李成栋驻军信丰
科道击陈邦傅
科道散朝
何腾蛟死难
李成栋信丰再败
金声桓赴水
姜曰广赋诗殉节
假山图、五虎号
贺全业出狱
瞿式耜兼督各省
十四卷 粤纪(续)
堵胤锡始末
堵牧游与侄书
缝甲泣
孙可望请封王
孙可望胁封谋禅本末
四川巡按钱邦芑招孙可望书
逼袁彭年守制
永历骑射
桂林民力穷竭
福建尽失
十五卷 粤纪(续)
永历至梧州
瞿式耜谏勿滥刑
永历中秋坐水殿
杜允和固守羊城
羊城崩陷
瞿式耜殉节
临难遗表
张同敞殉节
金堡上孔定南王书
郑之珖传
乡城异岁
袁彭年献金
黄士俊薙发
永历梧江酉奔
永历再上南宁
永历在南宁
孙可望入南宁
严起恒被难
何、辜毁灭
贞女绝命诗
十六卷 粤纪(续)
安龙纪事
钱邦芑祝发记
孙可望犯阙、败逃本末
十七卷 粤纪(续)
孙、李构隙本末
续孙可望踞云、贵事
吴三桂兵取云南
十八卷 余纪
投诚安插
楚、蜀会剿
楚师全胜
楚师堵剿
房、保荡平
擒获伪王
擒获郝逆
洪承畴行状摘略
明季南略 [清] 计六奇
序
呜呼!有明自南渡以后,小朝廷事难言之矣。当时北都倾覆,海内震惊;即薪胆弥厉,未知终始。乃马、阮之徒犹贿赂公行,处堂自喜;不逾载而金瓯尽缺,罪胜诛哉!唐藩起闽中,势如危卵;而郑氏以骄奢贪纵,转之日与鲁藩为难,唇亡齿寒之义谓何?桂藩立粤东,僻处海隅;一逼于成栋、再逼于三王、三逼于孙可望,遁走不常,舟居靡定,是时君不君、国不国矣;虽有瞿桂林留守四载,无济时艰。至于杜允和、李定国辈,益难支矣。若成功、煌言出没风涛,徒扰民耳;亦何益乎!
岁辛亥仲夏,予编“南略”一书;始于甲申五月、止于康熙乙巳,凡二十余年事,分十八卷。虽叙次不伦、见闻各异,而笔之所至,雅俗兼收,有明之微绪余烬,皆毕于是矣。嗟嗟!祸乱之作,天之所以开皇清也;岂人力欤!爰是识数言于左。
康熙十年(辛亥)季冬八日(乙酉),无锡计六奇题于社王氏之书斋。
卷之一 南都甲乙纪
福王本末
福嗣王讳由崧,神宗之孙、光宗之侄、思宗之兄也;建号宏光。乙酉,南都陷,北奔。浙东鲁藩监国,谥为赧皇帝;及闽中唐王立,遥上尊号为圣安皇帝;永明王立,谥为安宗简皇帝。而我朝则削其年号,止称福藩而已。王之父讳常洵,郑贵妃所出;神宗第二子。万历四十二年,封藩河南府。崇祯十有四年正月,流贼李自成破河南,福王遇害,世子逾城免。十七年二月初三日(壬戌),怀庆府夜变;同母邹氏走出东门,弃母兵间,狼狈走卫辉府依潞王。
纪云:‘福藩后奏“王宝”实系无存;盖为世子时自称窃以送贼者’。
“甲乙史”云:‘三月,福、周、潞、崇四王各弃藩南走;此初四日也。十八日,寓淮安湖嘴杜光绍园。二十九日,淮上始传京师陷。四月二十七日,百司公启迎王于仪真。三十日,南京诸臣见王于舟次’。
五月纪
初一戊子朔,王自三山门登陆。至孝陵,乘马从西门入。
初二(己丑),诸臣谒王于行宫。
初三(庚寅),百官朝服,王行告天礼;祝文飘入云霄,众以为异。魏国公徐宏基进“监国之宝”。
初五(壬辰),以张应元为承天总兵。
初六(癸巳),河北、山东府州县各杀贼所署伪官,咸称起义。居庸巡抚何谦自北亡命过德州,济王留之共事;寻送之南行。临清铺商留阁部监纪凌駉起义,旧侍郎张凤翔亦起义东昌。
初七(甲午),史可法议防江:设水师五万,添二镇将,画地分守;仍以文臣操江协事。衡王杀伪官于青州。成国勋卫宋元官浦口渡江,自言杂担夫出京来者。杨士聪家眷出北城,门生方大猷以家丁护送(大猷,蓟州监事;随吴三桂降大清,令守通州也)。
初八(乙未),江南抚郑瑄奏报:‘江北刘泽清兵连骑数万,皆欲渡江;三吴百姓呼吸变乱。臣驻师于江,遗书高、刘二帅,不肯止兵;请敕操江武臣速援京口’。凤阳参将戈士凯报:‘泽清兵沿途杀劫,逼攻临清’;敕御史祁彪佳等分行安抚。楚督袁继咸请入觐,止之。起刘宗周左都御史。
初九(丙申),瑞王避兵入重庆;奏闻。
初十(丁酉),楚抚何志坚奏:‘鄂岳恢复,方国安冒功混报’。又奏:‘左良玉复德、随’。户科罗万象劾方孔照屯抚河北,寇至踉跄遁归;又蒙面补官。
十一(戊戌),奠安帝后御容,遣太监韩赞周、卢九德行礼;奠安二祖御容,遣魏国公徐宏基、安远侯柳祚冒等行礼。尚书张慎言陈十议。命赵光远镇守四川。贵省民何兆仰作乱。吴中士民焚掠仕贼官项煜、钱位坤、宋学显、汤有庆四家。群臣三次劝进。
十二(己亥),史可法请增文武重臣经理招讨。济宁乡官潘士良约回兵入城,杀伪将伪道兵回。杨科奏藩为总河而自为总兵。
十五(壬寅),王即帝位于武英殿;诏以明年为宏光元年。仕贼臣项煜自北逃归,混入朝班。
十六(癸卯),故御史汪承诏自言伪政府点用,坚拒南奔。命马士英掌兵部,仍入直佐理。史可法自请督师江北,以避士英。
十七(甲辰),伪将刘暴随伪镇董学礼出抚敕五道送高杰、黄得功、刘伊盛、刘肇基、徐大受;得功执以闻。
十八(乙巳),史可法辞朝。通政刘士祯请严封驳参治之令;时行宫前章奏杂投,御史朱国昌亦言班制宜肃。祭先恭王太妃于行宫。进封黄得功、左良玉为侯,高杰、刘泽清、刘良佐为伯。史可法请发铜甲、铜锅、倭刀、团牌、红衣炮并色绢、白布一应军需诣户部即给。
十九(丙午),史可法请以刘肇基、于永绶、李栖凤、卜从善、金声桓随征,俱隶标下。马士英奏大计四款:一、圣母流离,可密谕高杰部下将卫迎;一、皇考追尊位号,迁梓宫南来;一、皇子未生,即敕慎选淑女;一、诸藩失国,恐有奸宄挟之,不利社稷,宜迎置京师。
二十(丁未),刘孔昭言:‘封疆失守各官,不在“逆案”之例;吏部毋得混推’。
二十一(戊申),礼部请补历官。
二十二(己酉),令应天府祈雨。
二十三(庚戌),早朝毕,刘孔昭大骂张慎言;欲逐去之。
二十五(壬子),淮抚路振飞颁“登极诏书”、“国政二十五款”于民间。常熟土民焚掠仕贼官时敏家,三代四棺俱劈毁。
二十七(甲寅),命部司清查十七年练饷尽数起解;明年全免。
二十八(乙卯),马士英奏吴三桂之捷,命封蓟国公,世袭;户部发银五万两、米十万担,责令沈廷扬送与之。御史陈良弼言:‘科臣李沾荐人调停,从来误国宿套’。
张慎言上疏求去。侍郎贺世寿言:‘今日更化善治,莫若肃纪纲而慎刑赏。口头报国、河上拥兵,恩数已盈;功名不立,人主轻此名器矣。至于草泽语难,实繁有徒。未见兵勇杀贼,但见兵来虐民;小民不恨贼而恨兵,甘心合顺而从逆。不肖有司,日刑剥其民:而求为保障,必不可得’!
二十九(丙辰),御史朱国昌论山东督抚邱祖德轻弃地方。以陈子壮为礼部尚书,徐汧、吴伟业少詹,管绍宁詹事,陈盟右庶子。
文震亨“实录”云:‘初三日,传百官止服青锦绣朝拜。百官以监国典礼重大,俱朝服。礼毕,即以张慎言为吏部尚书,传旨会推阁员。疏上,先用史可法进东阁大学士,兼兵部尚书如故,高宏图礼部尚书,进东阁大学士,即入阁办事。召工部侍郎周堪赓为户部尚书;马士英进东阁大学士兼兵部尚书右都御史,总督凤阳如故;姜曰广、王铎俱进东阁大学士’。
六月纪
初一丁巳朔,大学士高宏图请暂辍阁务,督收漕粮江上;许之。禁讹言、匿名揭帖。允马士英言,淮扬增兵三万。上大行皇帝尊谥曰烈皇帝,庙号思宗;皇后尊谥曰烈皇后。
初二(戊午),命铸金玺代玉。前巡抚王永祚遵旨就逮,下刑部。
初三(己未),旧大学士蒋德璟北归,奏贺;尚书张国维在途,入贺。德安王侨居广陵。
初四(庚申),夏允彝、余飏、严锡命、文德翼补吏部郎。
初五(辛酉),马士英奏北信诛伪功,命加黎玉田兵部尚书、卢世漼太仆卿、旧辅谢升上柱国(时讹传谢陛为谢升也)。
初六(壬戌),起钱谦益为礼部尚书协理詹事,杜宏域提督大教场,杨振宗安庆总兵。马士英荐“案逆”阮大铖,命来京陛见。
初七(癸亥),赵光远提督川、陕。工科李清疏请谥陶安、方孝孺及蒋钦、李应升等;从之。
初八(甲子),史可法奏:‘扬州悍民惨杀乡绅郑元勋’。吉王子慈煃报:‘吉王播迁而薨’。命护送潞王于杭州。工部尚书程注致仕。命逮治从逆诸臣光时亨、周钟等。
初九(乙丑),刘泽清、高杰等公举陈淇范仍以原官驻瓜州、泰兴。原任侍郎吴履中自理。惠王寓于肇庆。
初十(丙寅),张慎言致仕。侍郎张有誉到任。礼部请立中官;诏以国雠未报,不许。马士英荐起张捷。
十三(己巳),鲁王泊舟京口,请附京简僻地方安顿。顾锡畴言:‘大祀莫如郊社,合祀、分祀后先互异。但仪礼于今,物力告匮,当删繁就简,禀从高皇合祀之制为便’。
十四(庚午),御史朱国昌劾在逃巡抚郭景昌泊舟清凉门外欺饰辩疏,且论抚楚、抚晋种种恶孽;命御史驱逐。释高墙罪宗前唐王聿键等七十五案,凡三百四十一人。
十五(辛未),蜀王告急。户科罗万象奏“惊见内员催征”。先是,命太监王肇基督催闽、浙金花银。肇基名坤,即崇祯时肆恶于淮、扬者。高宏图以方争阮大铖事,不便执奏,请身往督催;因过肇基言之,肇基悟,即上疏辞止。
十六(壬申),詹事管绍宁请遴内阁诰敕房官,各以赀纳授。
十七(癸酉),吕大器引疾去;顾锡畴署吏部印。詹兆恒进“钦定逆案”。
十八(甲戌),蒋德璟疏辞内召。
十九(乙亥),旧兵部侍郎徐人龙自请除用。
二十一(丁丑),左懋第疏请北行。
二十三(己卯),赵之龙纠高宏图议思宗庙号之失,请改正;诏仍旧。黄澍奏:‘王聚奎弃数千里之地逃回至省,惟日催赃罚’。
二十五(辛巳),诏迎母后邹氏。
二十六(壬午),史可法奏报扬州已安;特奖慰之。何楷户右侍郎;程世昌佥都,抚应天。吕大器辞朝奏谢,谕以“挑激”二字勿言。通政使刘士桢参监生陆浚源为兄奏辨,词牵国本三案。祁彪佳请留漕米十万担贮镇江。巡按御史王燮奏皇太子、定王、永王俱遇害;即以燮为都察院右佥都,巡抚山东。
二十九(乙酉),给募兵御史陈荩“令”字牌。
七月纪
初一丙戌〔朔〕,选郎倪嘉庆改户科。命鲁王暂驻处州、崇王处台州。命选净身男子。
初二(丁亥),起张采仪制主事、陈龙正祠祭员外郎。旧辅孔贞运卒。
初三(戊子),追尊皇考福恭王为恭皇帝、妣姚氏为皇太后。
初五(庚寅),命考选科道中行评博推知各减俸。行取知县杨文骢自荐边材(马士英甥婿也)。左懋第经理河北、关东军务;马绍瑜为太常寺少卿,加陈洪范太子太保,齎白金十万两、金千万、缎绢万匹偕使大清。
初六(辛卯),蒋德璟献“中兴三策”;上嘉纳之。疏辞召用,加恩礼予归。高宏图、姜曰广奉旨迎太后。
初七(壬辰),惠、桂二王驻广西,鲁、潞、周、崇四王驻浙东。
初八(癸巳),刘子渤佥都,抚四川;范矿佥都,抚贵州。御史米寿图按四川。礼部尚书顾锡畴请谥文震孟、姚希孟、罗喻义、吕维祺,又请削温体仁谥;从之。
初九(甲午),发十万米给山东抚镇。定从逆诸臣六等罪。
十三(戊戌),抚宁侯朱国弼以不预会推冢臣,疏争非制;上谕;‘出何会典’?
十四(己亥),魏国公徐宏基、抚宁侯朱国弼、安远侯柳祚昌、灵璧侯汤国祚、忭城伯赵之龙、东宁伯焦梦熊、南和伯方一元、诚意伯刘孔昭、成安伯郭祚永各进彩缎恭贺;上命该衙门察收。
十五(庚子),上诞日,百官朝贺。驾出内官监,服黄袍,十六校尉抬棕轿,进坐武英殿;文武朝见庆贺毕,仍回内官监。以开封推官陈潜夫为御史,巡按河南。改黔督为抚;设川黔云广总督,镇荆、襄。
十六(辛丑),吏部尚书徐石麟到任。朱国弼、刘孔昭条陈新政:一、吏部用人,必勋臣商确;一、各部行政,必勋臣面定;一、呈上图治,必勋臣召对。兵科陈子龙纠庄应会督漕狼籍。
二十(乙巳),用御史郑友元言,削夺温体仁、周延儒、薛国观官衔荫子,以为作奸不忠之戒。
二十三(戊申),朱国弼、刘孔昭各请增设家丁营将,祈户部给粮。
二十四(己酉),刘孔昭荐举循良卓异;内有冯大任,即户科所参赃私狼戾者。
二十六(辛亥),尽释高墙罪宗为庶人。命经筵择吉,钱谦益、管绍宁、陈监充讲官。苏按周一敬请表故举人张世伟、顾云鸿学行以风世;诏可。
是月,黄元吉奏大清兵南征。
八月纪
初一丙辰朔,日有食之。命锦衣冯可宗遣役缉事。
初二(丁巳),亲祀孔子。
初三(戊午),以杨鹗为兵侍郎,总督贵州、湖广、广西。易应昌协院副都御史,王延坦、管绍宁礼部左、右侍郎。
初四(己未),贺世寿总督仓场。
初五(庚申),史部尚书徐石麒推举朱大典、王永吉;有旨‘永吉身任督师,致北都沦陷;朱大典赃私狼籍,先帝严追未给:何得朦胧推举’?士英以贿不至,故拟旨切责。寻贿至,而擢用无碍。
初六(辛酉),加翼戴新恩:史可法少保,马士英太子少师,高宏图、姜曰广、王铎太子少保。起丁魁楚兵部侍郎佥都,巡抚承、襄。
初八(癸亥),谕户、兵部:‘向差内官催省、直军饷并内库钱粮,因辅臣高宏图、科臣罗万象谏止。今需用甚急,该部再严催,限八月全完’。
初九(甲子),李遽加职方司衔、沈胤培太常少卿、徐一范鸿胪卿。张献忠陷成都,蜀王遇害。
初十(乙丑),侍郎管绍宁疏请遣使告先帝后梓宫、访问东宫二王消息。
十一(丙寅),长安街遍粘匿名谤帖,指谤吴甡、刘宗周;皆李沾所为。
十三(戊辰),太后至自河南,自仪凤门入;遣灵璧侯汤国祚告于南郊。
十六(辛未),袁枢、郭正申为兖东西道兵备。
十七(壬申),越其杰巡抚河南;其杰罢闲家金陵,以马士英妹夫起。朱之臣刑部、练国事兵部、刘士桢工部各侍郎,文安之詹事,樊一衡总督川、陕,凌駉东昌兵备。
十九(甲戌),周王准于苏州城外寄居。刘孔昭请操营额饷,着常州府解。
二十(乙亥),太监孙象贤自北来归,温旨留用。命吏部察废员及举贡监生才品堪用愿效力危疆者,考选二、三十名,咨发督辅军前,以补地方缺官。
二十一(丙子),内批:张捷补吏部左侍郎;由勋臣荐。下项煜于狱,逮周镳、陈以谦等。赠吴三桂父勷辽国公。
二十三(戊寅),进士王曰俞请褒诸生许琰(琰,长州人)。
二十四(己卯),赠李邦华少保,荫子。高宏图、何应瑞合词请王永吉;允之。
二十五(庚辰),王心一工部右侍郎、高倬刑部左侍郎、王荣右通政、马兆羲礼部、成勇福建道。通政使刘士祯因病求去。太监卢九德请营制钱粮。命选淑女及内员;廷臣交章谏,不听。
二十六(辛巳),赐北京殉节大学士范景文、户部尚书倪元璐、左都御史李邦华等二十二人赠谥、祭葬有差。
二十七(壬午),姚思孝大理少卿。吏科章正宸言:‘内批用张捷非制’;有旨:‘前解学龙荐叶廷秀亦经批升,何以寂无一言’?
二十八(癸未),故辅王应熊改兵部尚书,总督云、贵、川、湖军务;赐蟒、剑。申绍芳督饷侍郎,王志道、沈犹龙户、兵右侍郎,郭维经右佥都。封郑芝龙为南安伯。命停文武官荐举,禁非言官而上疏者。
二十九(甲申),礼科袁彭年言:‘伪吏政侍郎喻上猷将荆州绅衿开荐,江陵举人陈万策、李开先在所荐中不受伪檄,万策自经、开先触墙死’。考选推知胡时享、吴适等拟授科道部属等官。
三十日(乙酉),中旨以阮大铖为兵部右侍郎,巡阅江防;刘宗周劾奏,不听。大清遣将杨万兴下济宁。
九月纪
九月丙戌朔,冯起纶福建布政使、孙朝让按察使、瞿式耜应天府丞、萧士玮光禄少卿。命王杨基、李干德各带罪往王应熊军前理饷。追理桃红坝功,夺张伦优偿。加田仰兵部尚书,锦衣指挥世荫。礼科张希夏请停荐举幸门。太监苏养性请自往催金花逋欠。太监李承芳催发年例公费。
初二(丁亥),内批蒋鸣士、梁应奇补科,郑瑜、秦镛补道。黄得功趋扬州,高杰以兵袭仪征。谕史可法:‘清在河北、贼在河南,大兵继渡,或亦未便。徐、宿之师直抵汴、梁,御寇防河尚可;兼顾海宁、归德,去寇尚远。大兵前行,当抵何处?兵由楚、豫,饷就江、淮,则势分道远;东事如急,能否四应?详酌缓急,以为进取’。
初三(戊子),高宏图请开馆修史。赐北京殉难文臣二十一人、勋臣二人、戚臣一人谥,先后补予开国诸臣谥、建文死难诸臣谥、正德朝死谏诸臣谥、天启朝死珰难诸臣谥。广西巡抚方震孺言:‘狼兵善火器、药弩,以副将朱之胤统千人入卫’。
初四(己丑),内旨:授福建副使郭之司为詹事。马士英奏补张成礼都督佥事、山东河北总兵。高杰请瓜州泰兴、邵伯盐税助军。纂修“玉牒”。
初五(庚寅),谕通政司:‘凡故官子孙陈乞,不许封进’。
初六(辛卯),上始御经筵,柳祚冒乞侍经筵。命驱逐黄正宾。命撰“起居注”。
初七(壬辰),高宏图请设起居注。补荫故侍郎沈子才一人入监。责左光先滥荐多人,必贿嘱;着从重议处。裁各省右布政使。
初八(癸巳),刘若金通政司参议。史可法请督饷万元吉专驻扬州。逮御史黄澍,不至。命修“思宗实录”。
初九(甲午),辅臣姜曰广致仕回籍。侍郎练国事、阮大铖见朝。徐之坦补御史、余飏文选主事。左都御史刘宗周罢。
初十(乙未),郧阳守臣朱翊辨自称孤城抗贼,其子尝洪捐生;命优叙。总兵黄斌卿驻九江、郑鸿逵驻镇江、黄蜚驻采石。
十一(丙申),淮安生员谈正逢自陈守淮功求叙,不许。予故辅何如宠谥“文端”。
十二(丁酉),考功郎梁羽明自言昔日雒邸册封,着准其优叙。王之纲为荡寇将军、河南总兵官。
十四(己亥),柯楷户部左侍郎。
十六(辛丑),内阁题补中书多人。王溁右佥都,巡抚登莱、江东。太监袁升请催各钞关税银。遣行人洪维干催督钱粮。牟文绶总兵荆州。移黄得功驻庐州、高杰驻徐州。
十七(壬寅),叶重华广西按察使。陆朗复讦冢臣说谎。
十八(癸卯),吏部章正宸大理丞。录梅殷后一人为散骑。召降贼刘侨,补锦衣。命刘泌宣谕西蜀,即留王应熊军前赞画。越其杰奏□□银。给楚藩朱华渫空名札一百。令王允成镇岳州。
十九(甲辰),曹勋詹事、程正揆右谕德。黄道周礼部尚书协理詹事,陈盟、谢德溥并侍郎詹事。马士英奏张亮永城战功。刘泽清荐张凤翔、李栖凤可预重兵之选。马士英奏童生输银,免府县试。
二十(乙巳),命乡官与监生齐民较田多寡,一体当差,不得擅立官户。
二十一(丙午),万元吉还冏寺。命黄得功、刘良佐合兵驻凤、寿。
二十二(丁未),宗敦一、张鼎廷左右通政,周汝玑福建左布政。加何腾蛟兼抚湖北,催范矿、杨鹗、越其杰赴任。奉化布衣方翼明直言“政祈克终”;着送刑部问罪。称皇考福恭王陵曰熙陵。开佐工事例。
二十三(戊申),命鸿胪官宣谕高宏图入直、杨文骢京口监军。加左良玉太子太傅。郑鸿逵、黄蜚、黄斌卿各请战船月饷。
二十四(己酉),怀远侯常延龄予一子文荫入监。抚宁侯朱国弼进爵保国公。张凤翔添设兵部右侍郎。给越其杰饷银十万两。
二十五(庚戌),议恭皇帝建特庙。再赏定策功,加李沾左都御史;沾因奏吕大器当日沮难,革职逮问。
二十六(辛亥),太监谷国珍奏:要知府总兵而下悉行属礼。停宗室换授。
二十七(壬子),都督黄友义领黄河水师,金声桓改豫、楚援剿。以李成栋镇守徐州。再命刑部逮问黄澍,亦不至。
二十八(癸丑),起葛寅亮太常卿。谕北京旧官南来吏、兵部报名量用。刘安行佥都,提督浙江直市舶、屯田;刘若金提督闵、广屯舶,兼珠池海防。
二十九(甲寅),给驸马齐赞元千金。张捷条陈数事;上奖之。御史黄耳鼎初奉差陕西巡抚,不肯到任;因马士英见朝复班,自言无路入秦。已而例转,遂疏:‘昔之按秦,陈演陷臣不测;今之外转,徐石麒朋谋暗害’。又奏:‘刘宗周妄议从逆’;有旨:‘宗周持论孟浪,着察明’!
十月纪
大清世祖章皇帝顺治元年,定鼎燕京。
十月乙卯朔,吏部尚书徐石麒罢。马士英欲用张捷,使陆朗、黄耳鼎连疏诋之,遂致仕去;捷因署部事。周延儒子奕封乞恩免赃,马士英拟旨:‘奕封赦免罪辅赃贿,系亲弟正仪指骗;正仪既故,未完赃六万着于汪曙名下追入’。曙系徽商,最富;士英先年假贷不应,故恨之也。
初二(丙辰),禁诸臣酬接宴会;马士英、阮大铖、刘孔昭、朱国弼仍每夕醵饮为常。起梁云构添设兵部右侍郎、钱元悫太仆少卿。百户魏楝等自言扈卫劳,各升一级。淮漕米□纳每担加尖一斗二升。
初三(丁巳),命铸“宏光钱”。
初四(戊午),应天府尹禳旱。减吴昌时赃银十之五。锦衣冯可宗捕得江阴知县行贿王李沽者;马士英为之请,诏勿问。马士英欲起用蔡奕琛、杨维垣,恐物论不容,乃趋一大僚荐之;荐词有“魁垒男子”语。奕琛不善,飏言于朝曰:‘我自宜录用,何藉某之荐牍诮我’。闻者鄙笑之。
初五(己未),张孙振补四川道御史。
初七(辛酉),遣内官孙元德往浙、直、闽三处催金花缎价一应年额、商关税银、两浙盐储随解。赐北京死节太监王承恩等九人赠谥、祭葬、予荫有差。命于杭州选淑女。
初八(壬戌),刘泽清举用文臣黄国琦。
初十(甲子),楚抚何腾蛟加兵部右侍郎。抄没朱一冯家私。凤阳地震(丙寅再震)。
十一(乙丑),户科陆朗论徐石麒贪邪,即王思任为赵之龙所荐何得擅置察中?
十三(丁卯),张捷选授中书多人,又题监纪、通判、推官多人。张有誉言御用需迫,请差内员各处催征。
十四(戊辰),令崇王次子爚寓温州。
十五(己巳),南和伯方一元概为贼戮诸公侯伯十五人请恤。照磨张明弼奏周镳险恶。何楷兼工部左侍郎。
十六(庚午),职方杨文骢请宏佛教,以扶王化。监生蒋佐上“累朝实录”。
十七(辛未),戴英补兵科给事中、张采精缮员外郎。刑科梁某奏周仲涟卑污无耻,命提问;御史郑泰、李乔素着清能,复官。盖仲涟于贼入京时削发潜遁,不受伪辱;而乔则在疆弃城,严逮逃匿者。
十八(壬申),张捷升吏部尚书,彭遇颽改御史。遇颽敢为大言,谓马士英曰:‘岳飞言大误!文官若不爱钱,高爵、厚禄何以劝人?武臣必惜死养其身,以有待’。
十九(癸酉),丁魁楚总督两广。管绍宁请予行人谢于宣祭葬;盖被贼追赃夹死者。
二十一(乙亥),张秉贞巡抚浙江。勒王永吉驻徐州。戚臣李诚臣奏“要典”始末。
二十二(丙子),停冬至郊祀。颁户部印单给州县实填赎锾。
二十三(丁丑),解学龙刑部尚书、陈盟吏部左侍郎、杨维垣通政使。阮大铖奏雷縯祚不忠不孝;下法司严讯。河南劝农尚书丁启睿罢。
二十四(戊寅),御史霍达巡漕。命停今年决囚。
二十五(己卯),张凤翔复尚书,管侍郎事。
二十六(庚辰),复以黄耳鼎为御史。
二十七(辛巳),鸿胪寺少卿高梦箕北来复任,谢恩。
二十八(壬午),赠故祭酒许士柔詹事。士柔常熟人,与文震孟、倪元璐同年友善,正谊相勖;温体仁恶之,阻其入阁。摘其旧撰高攀龙诰语,降调之;朝论共愤。至是,吏、礼部为请命,照四品例全给。
二十九(癸未),谕吏部:‘郝明征原非行贿,准复原官’。
三十(甲申),张作楫提督四夷馆。张孙振追劾吴甡、郑三俊、刘宗周、祁彪佳。
十一月纪
初一乙酉朔,予李邦华、王章荫锦衣世官。周藩安乡王居无锡。
初二(丙戌),蔡奕琛吏部左侍郎。
初四(戊子),西宫旧园落成,赐名慈禧殿。桂王薨,谥曰“端”。着候勘黄澍回籍。
初五(己丑),凤阳皇陵灾,松柏俱烬。陈僭夫私自回籍,着按抚察之。御史何纶按淮。
初六(庚寅),越其杰赴任河南,有旨慰之。行人庄则敬自言曾事福恭王;命与考选。命文武官俸尽支本色。命开屯海中玉环等山。太监韩赞周请西洋大炮。命唐庶人聿键居广西平乐。
初七(辛卯),常应俊荐许定国实心恢复;着铸印给之。命生员纳银充贡。总兵官邱磊有罪,下狱死。
初八(壬辰),吉贞王子慈煃嗣封。寄流寓诸生于淮安府学。总兵马进忠镇荆州。
初九(癸已),设起居注六员,轮珥笔以记实事。驸马齐赞元称颂刘孔昭翼戴有功,赏不足酬;着吏、礼部再议。王骥为太仆卿。居辽王于海宁。
初十(甲午),改太仆寺署于南都。居祁阳王于邵武。陆朗言:‘徐石麒以巧诈文其贪、刘宗周以迂腐托其正,必有真才、真品者如王骥、郑渝,畀以节钺,当无多让’。左良玉奏承德将士饿死。
十一(乙未),夜,端门外火。大清兵破海州,入宿迁;山东及丰、沛尽降。
十二(丙申),琉球世子尚贤入贡告袭。命郑鸿逵节制京口至海门。
十三(丁酉),右佥都郭维经恳辞职;内旨责其欺卸。应天府祁彪佳罢。
十四(戊戌),大理卿郑瑄罢。奖高起潜冒险来归,忠义可嘉。
十五(己亥),朱继祚少詹事。刘泽清请安流寓青衿,以便科举。工科李某为降贼被杀诸臣顾鋐、彭琯、李逢申请恤。郑芝龙奏黔兵万里荷戈,三月缺饷;上切责兵部。
十六(庚子),升李永茂巡抚南赣。屈勋补吏科给事中。户科罗万象以回奏掩饰,罚俸一年。
十七(辛丑),追论江右功,解学龙世袭锦衣千户。奉先殿上梁。沈廷扬加光禄少卿,宋劼、李犹龙太仆少卿。周藩临汝王寓武进。孙维城袭怀宁侯,补铁券。予故举人归子慕、张世伟、顾云鸿等翰林待诏。给浙江总兵王之仁“镇倭将军”印。
十八(壬寅),陈潜夫奏张缙彦、陵潜南渡;着安插河南,不必入觐。
十九(癸卯),兵科戴英自辨被谤情由。
二十(甲辰),曹勋礼部侍郎,管翰林院;沈延嘉、刘同升、陈之遴、刘正宗各转坊官。赠故山东巡按宋学洙大理卿;学洙潜家二年始故,马士英奏其殉难,因得恤赠。西鄂王寓宁国。谕苏抚大瞿山屯田。吏科张某言:‘臣乡来者言贼久踞平阳,人亡过半’。吏科抄参安远侯柳祚昌所荐程士逵富豪蠢竖,非可与举贡同例。
二十一(乙巳),鲁王移居台州。戒宗室换授。
二十二(丙午),李沾请分台员从逆真枉。颍州生员卢鸿上七政历。
二十三(丁未),长至节,上受朝贺。张凤翔兵部尚书,巡抚苏、松四府;卢若腾巡抚凤阳。申绍芳言江北需饷急;命户部于附近府州县措二十万付之。刘洪起加总兵衔。淮安地震。
二十四(戊申),刘孔昭以定策功进封侯爵;不受,特旨奖之。奖阮大铖役民修筑敌台。谕吏部:‘王孙蕃与李沾定策同事有劳,一体优叙’。谕兵部:‘职方监纪幸滥,俱不准’。谕礼部:‘求恩滥予可厌,宗室呼吁难凭;宜慎辨之’!
二十五(己酉),马士英请榷酒助饷;下部行之。九江总兵黄斌卿侦知左良玉难制,请改驻皖、池;从之。
二十六(庚戌),黄斌卿改驻安庆。命许定国镇守开封,与王之纲合剿。高杰请籍没周延儒财产;谕“不忍”。
二十七(辛亥),命王永吉议塞汴口。吴希哲补工科、鲁倜补山东道。王国宾光禄卿。黄升请牛种兴屯。杨文骢请金山、圌山建城;从之。
二十九(癸丑),命马士英大阅。
三十(甲寅),起杨公翰太仆卿、马鸣霆湖广参议。汀州分守夏尚絅进万金助饷;有旨:‘以道臣而捐万金,操守可知;玩寇猖獗,贻祸地方。着革职提问’。
自五月不雨,至于是月。
十二月纪
初一己卯朔,加练国事兵部尚书。白贻清太子太保。御史沈向巡抚湖广。命荆王驻九江。
初二(丙辰),琉球使臣金应元入朝。
初三(丁巳),马士英奏刘孔昭实心定策,刘泽清、张文光密议效忠;命二刘进侯爵,文光加宫衔。刘泽清奏请禁巡按访拏奸党。
初四(戊午),录国初功臣冯国用、冯胜各世袭指挥。
初五(己未),加刘承胤右都督。马士英保荐胡国贞等,悉加总兵衔。
初六(庚申),凌駉交纳伪凭、伪契。大清兵围邳州,凡三日。
初七(辛酉),凌駉实授御史。命何腾蛟以兵部侍郎总督川、湖、云、贵、广西;召杨鹗回部。安远侯柳祚昌自言定策功高;斥之。以巢湖民船为保甲。
初八(壬戌),高杰荐旧臣黄道周、黄志道、解学龙、刘同升、赵上春、章正宸为众正,吴甡、郑三俊为万世瞻仰,金光宸、熊开元、姜采无愧社稷臣,金声、沈正宗夙储经济。
初九(癸亥),吴国华右谕德。刑部奏偏沅抚陈睿谟失守封疆事;着助三万金收赎。定勇卫营万五千人。谕太监高起潜:‘阁臣已在河上,尔驻浦口,无事便于提调、有事相机应援’。
初十(甲子),命太监卢九德丈量芦洲升课。许桂王妃王氏扶王柩回衡。大清兵入河南府,总兵李际遇降。
十一(乙丑),齐藩宗长知墭等请换授官;不许。
十二(丙寅),吏科张某奏:‘督抚所荐司道、推知、贡监、生员巧诈毕现,无非骗官’。有旨:命严覈参处。
十三(丁卯),马士英以定策功,加张文光太常少卿;又以尹伸、顾光祖添注少卿。又奏:沽酒之家,每斤定税一文。
十四(戊辰),李希沆添设兵部右侍郎、高斗枢巡抚湖广。奖阮大铖筑鸭矶堡之劳。监军宋劼请采矿铜陵。史可法奏请锆弹三万筋、生铁十三万筋、铜甲叶五百副;命部给之。又荐举人韩诗等。
十五(己巳),通政使杨维垣言“三朝要典”为党人所毁;命礼部购付史馆。陈洪范北使还,左懋第不屈被执,马绍瑜留;和议不成。行税法。颠僧大悲至京,自称齐王、又称潞王;下镇抚司鞫讯。
十六(庚午),丁启睿加太子太保、了魁楚进兵部尚书。赠李邦华太保。
十八(壬申),进马士英少师。义阳王居太仓。尚书黄道周、太常卿葛寅亮、尚宝丞邹之麟见朝。命王永吉防河北、张缙彦防河南,分许定国、王之纲信地。
十九(癸酉),陈燕翼吏科右、钱增兵科左。旧阁臣钱士升加太子太保,荫孙焘中书舍人。谕都督牟文绶鼓锐先赴施州。
二十一(乙亥),允部议,诏封于谦临安伯;遣太仆主簿陈济生致祭。
二十三(丁丑),命治旧顺天抚陈祖芑失城之罪。开文武职官诰命事例。大清兵自孟津渡河,命高杰进屯归德以备之。
二十四(戊寅),张缙彦分诸将王之纲等防河。巡抚陈潜夫获太康伪知县安中外等、副将刘铉、郭从宽等,杀贼六百余级;擒鄢陵伪知县王度、许州伪巡捕王法唐。总兵王之纲斩贼都司虞世杰。总兵刘洪起获汝宁府伪官祝永苞、上海伪知县冯世遇,斩三百七十级;又于襄城斩贼二千二百七十六级,擒贼二百三十一名。总兵许定国获陈州伪官惠在公等。各加级;以洪起斩获独多,仍加二级。
二十五(己卯),念郧阳孤危固守,加徐起元兵部侍郎、高斗枢副都御史、朱翊辨京堂缺用。唐庶人聿键求复王爵;不允,命居广东之平乐。
二十六(庚辰),命妇入贺。复姚思江、王水吉原官,倪嘉庆刑科右。
二十七(辛巳),驸马齐赞元掌宗人。
二十八(壬午),瞿式耜巡抚广西、马干巡抚四川。搜取宁波洹课七千两。
二十九(癸未),布衣何光显上书乞诛马士英、刘孔昭;诏戮于市,籍其家。
三十(甲申),太监孙象贤、孙珍世锦衣佥事。吏科抄参“逆案”陈尔翼颂珰,有“内外诸臣心珰心”之语;聂慎行久挂吏议,内计处分;杨屯升亦系察处之人:近皆荐起,抄出议之。贾登联四川总兵。禁四六俪文。
卷之二 南都甲乙纪(续)
正月纪
大清顺治二年(乙酉)、宏光元年正月初一乙酉朔,上御殿,受朝贺。
初六(庚寅),加史可法太师、马士英少师、王铎少保,予荫;以士英掌文渊阁印,充首辅办事。可法辞太师,许之。
初八(壬辰),流星入紫微垣。方允元、杨兆升为吏、兵科,冯志京、张茂梧、袁宏勋、周昌晋补御史,余飏为稽勋员外郎。史可法奏荐赞画刘湘客;又奏择将守邳。马士英奏撰张捷、卢九德敕;又奏除禖官九十五员。阮大铖报治江筑堡,上嘉之;又请黄蜚、杜宏域联络水路。刘泽清请添水兵。制丹阳陆路视良乡例,给邮符。
初九(癸巳),监军卫胤文奏:已冒雪抵徐。吏侍郎陈盟奏:川事溃裂。贵抚李若星奏:川贼势甚猖獗。赣抚李永茂奏:寇扰汀州。钟斗添注太常少卿,郭如闇、方士亮补户、刑科。进丽江土知府木增太仆卿。总兵刘洪起击贼于襄城,俘斩五百余人。马士英请赐陆献明抚黔功;予荫,子入监。御史沈某请举郊祀;命俟之。命黄得功、刘良佐进屯颍、亳;受命不行。高杰提兵直抵关、雒,进据虎牢。运司解银万两渡江,为镇江都督郑彩截留;诏谕彩勿擅。
初十(甲午),修奉先殿及午门、左右掖门。邹之麟为应天府丞。四川参议耿庭录改遵义监军。御史凌駉巡按河南,给吏部空札三十张、兵部空札一百,以待矢义南归者。户部尚书张有誉奏:江北各藩新旧兵饷额本有定,今所增万不能支;令督辅议察。工部请裁御前料价以供楚饷;上不许。侍郎何楷定各镇鼓铸。太监高起潜言边将不宜内转;又请银市马,命给太仆寺银五万两。
十一(乙未),马士英奏杨御蕃五载战功;着进左都督及马进忠、王允成并加太子太保。晋众臣迎驾之劳,补指挥、千户等官。命各府推官稽察官役冒工料。允刑科钟某言,凡监纪等官猾棍白丁借题募府骗钱者,悉行驱逐。许定国诱杀兴平伯高杰于睢州。
十二(丙申),高允滋补御史。安抚黄某荐废籍官李乔等。御史游有伦极言朝臣、镇将背公植党。部院剧震,分请马士英饮酒。刑部尚书解学龙奏从逆六案;以登极初,停刑。
十三(丁酉),户科陆某请覈学田输谷裕国;从之。河南副将郭从宽缚长葛县伪令来献。
十四(戊戌),叶廷秀添注光禄少卿。户部尚书张有誉言:旧制钱粮各处必解部,派发于外,宜着为令;从之。禁宗室入京朝见。太监高起潜请佃丹阳练湖,可岁得五万金;从之。又奏浦口增建墩台;着工部估价鸠工。太监韩赞周告退;与其定策大功,不允辞。田仰奏叙效劳将领。凌駉请早定恢复大计;命专畀刘泽清、王永吉。太监孙某劾奏盐臣李挺欠银二十六万;不许其报竣。
十五(己亥),刘泽清报年终措饷给兵;温旨奖其忠义,又允行间事不中制。蔡秋卿广东海北道。杨振宗奏皖兵缺饷。
十六(庚子),钱增为刑科。松江知府陈亨为四府兵道。张有誉酌定白粮每石折价一两三钱。
十七(辛丑),吏部侍郎蔡奕琛兼东阁大学士,入阁办事。
十八(壬寅),左良玉请留抚臣何腾蛟;有旨:‘五省总督之设,不惟恢复荆、襄,且以接应巴蜀。腾蛟俟高斗枢到任,方行移镇’。
十九(癸卯),刘孔昭请革内地监纪,并汰武弁。又言:‘未尝到王孙蕃榻前商量定策,孙蕃前奏欺妄,大为无耻;刘宪章闻变逋逃,自当与余日新同议’。贡生韩诗予职方主事。工科李清辨其祖思诚误入魏党“逆案”;命下部议。申绍芳为祖特行陈当年回护宫闱旧情;有旨慰勉。真人张应京入朝。史可程自北庭南奔。
二十(甲辰),马思理添注左通政、张时畅尚宝司丞。主事李尔育奉旨宣谕刘洪起、李际遇二人,俱无见;遇张缙彦,即至睢阳而回。命删定“三朝要典”。朱国弼、张孙振劾解学龙。
二十一(乙巳),荫故山东巡抚陈应元子入监。郎中赵明铎为云南提学、黎永庆为贵州提学。赐侍郎阮大铖蟒服。雪推官周之夔罪。谕吏部:‘邹之麟清修自守,着起用’。谕刑部:‘朱一冯身为大臣,多藏厚亡,大丧缙绅之体;其入官七万外,田宅所值几何?九千六百亩之外有无余产?察明’!夺解学龙职。
二十二(丙午),起唐世济左都御史,管右都事。葛寅亮为大理卿、戴英为兵科左。荫故辅丁绍轼子入监。吏侍郎陈盟辞任。太平推官胡尔恺辨罪;有旨:‘壬午南闱关节滥行,缙绅子弟几干半榜;公议沸腾,何止周正仪一人。尔恺已经薄处,姑不究’。
二十三(丁未),刘孔昭请汰多官。尚宝丞耿奉光辨父如杞勤王之祸;上念其首倡可怜,下部察。
二十四(戊申),安远侯柳祚昌荫子入监。尚书黄道周、侍郎梁云构到任。兵科王之晋奏南阳为贼所踞,家乡难归。
二十五(己酉),御史黄耳鼎兼巡上、下江。上林监丞贺儒修论管绍宁贪髦阴奸;诏不问。议修徐州城。
二十六(庚戌),刘应宾太常卿、王梦阳浙江按察使、文士昂云南布政使。赵之龙言章服违制;上是之。令武臣自公侯伯而下,非赐肩舆,并遵骑马;坐蟒、斗牛非奉赐,麒麟、白泽非勋爵,不许借用。御史刘光斗请鉴别大臣;诏衰颓庸钝者,自行引退。
二十七(辛亥),戎政张国维给假归;李希沆代署。前参政陈尧言:‘尝任待诏,侍福恭王有旧劳’;下部寝之。先,贵阳杨师孔与陈同侍,竟得礼部侍郎;盖马士英戚也。加卫胤文兵部左侍郎,总督兴平标下镇将,经略开、归防剿事务。
二十八(壬子),荫徐大绶子入监。吴希哲为工科。赠邱禾嘉左副都御史、冯任右都御史,各荫一子入监。
二月纪
初一甲寅朔,命于嘉兴、绍兴二府选淑女。
初二(乙卯),时东川侯勋卫胡家奴作横;兵部言:‘东川久已革袭。又戚畹向无勋卫,草创滥冒’。命清厘之。覈北京锦衣卫官南奔实迹,不许轻题。荫杜锵太仓百户。袁继咸报郧镇重围。刑科梁某奏:全蜀已无完土。
初三(丙辰),王骥右副都御史,巡抚湖广。李清添注大理丞、徐复阳御史,甘惟、邢大忠云南、广东各按察使。谭振举苏松粮储道、田有年贵州驿传道。严究司库侵欺。谥桂王曰“端”。高起潜请开纳银赎罪之例,上以‘纳银免死,则富豪墨吏何所不至;流罪以下或可赎’;下部酌议。
初四(丁巳),太监王肇基条奏京城购捕方略。钱继登、周端豹各添注尚宝少卿,陆怀玉福建按察使。胡世宗自称越公八世孙,求附勋卫。
初五(戊午),荫故辅未国祚子入监。赠许土柔詹事兼侍读学士,荫子入监。行人朱统{金类}讦御史周粲;命勿究。工科吴某荐起被察官李永昌、周文夔。安庐抚程某奏:‘获假弁王梦旭,自称藩府都司;抢掠民商,辱及关吏。又有铜陵县盗大船,牌额上写“天子一家”’。
初六(己未),阮大铖升兵部尚书,协理部事;仍管巡阅江防。高倬刑部尚书,吏部陈盟改左侍郎、王志道右侍郎。吴本泰添注尚宝丞、关守箴广西布政使。调浙江巡按彭遇颽于淮扬,以淮扬按何纶移浙(遇颽癸未进士,避乱南渡,首附马士英,诞说蜂涌,遂授职方主事,改御史。身任募兵十万,或问饷安出?曰:‘搜括可办也’。才抵任,即移家入杭,纵强奴掠市钱。抚臣张秉贞以问,士英以遇颽边才调用)。有上书言开化、德兴有云雾山为先朝封禁,开之可以助国;命太监李国辅会同抚按勘视。
初七(庚申),赠冯垣登太仆少卿、邹逢吉太仆丞。李长春添注太仆少卿。太监孙元德覈报苏州七年欠饷七十四万两、金花银七万两。
初八(辛酉),朱国弼核勋臣世系无容幸袭;命饬之(天启、崇祯之际冒袭最多,惟有力者得之;如王先通以王守仁异毋弟之后、刘孔昭之父荩臣系刘尚忠出婢外生之子,竟自夺嫡,莫之敢问)。顾元镜为广东岭西道、孙时伟浙江驿传道。遣户科倪嘉庆、中书胡承善掣盐于瓜、仪,加盐课每引五分。
初九(壬戌),杭州机匠疏称旧抚潘汝桢旧泽难忘,□建逆祠系前任事;上以会稿甚明,不允(盖汝桢事,久有言其误者)。
初十(癸亥),马士英以京师水陆各营杂务,全造小印号色分别。高起潜奏分汛筑台事宜。点用云南、贵州试差徐复仪、林志远等。
十一(甲子),兵科戴英论陈洪范所请叙录从行员役,有何劳绩?滥予非宜;上是之。太常卿张元始请虔祀社稷。陆康稷改文选郎中,加沈廷扬参议。宫继阑、曹烨广东、江西副使。叶绍颙太仆卿。考选林有本、沈应昌、张利民、韩祖、钱源、徐方来、庄则敬为给事中,王锡衮、刘襄、夏维虞、郝锦、王大捷、毕十臣、张兆熊、王养、郭贞一为御史。谥思宗皇太子曰“献愍”、定王曰“哀”、永王曰“悼”。
十二(乙丑),上始御经筵。阮大铖请江上筑堡助工;命张亮、程世昌严督州县经营。中书陈爊自陈拥护有劳,愿与考选;不许。故巡抚蔡懋德之子为父求恤;内批:‘懋德纵贼渡河,一死何赎’?不允。户部言兵饷日增;有旨:‘各督折兵十八万,一切旧兵应并销入数内’。都督杨振宗请裁见糜各饷,以供鼓铸。太监高起潜请饷;着于浙、闽增派二十万。孙元德催解军前饷。史可法请用高杰部将李本深为提督;不许。遣黄道周祭告禹陵。张孙振奏劾礼部尚书顾锡畴。
十三(丙寅),靖江王亨嘉表贺登极,因奏全、永、连三州皆为土贼所踞,抚按匿不以闻。兵部右侍郎徐人龙罢。谕祭兵部尚书张希武。命于苏州织造大婚冠服。
十四(丁卯),谕:‘都督牟文绶久任江上,大肆骚扰。户部所欠之饷,何不速发?坐视流毒。即征盐抵补,催兵起行’。御史郑瑜劾前总督朱大典侵赃百万;上谓‘大典创立军府,所养士马岂容枵腹?岁饷几何,不必妄计’!命衰劣在京诸臣俱着自陈。赐罪诛内官刘元斌、王裕茂祭葬,荫子锦衣卫、指挥使。旧府厨役各授百户。姚思孝、沈胤培大理左、右少卿。荫方孝孺裔孙树节五经博士。撤高杰部兵回。遣太监高起潜安抚兴平营将士驻扬州。
十五(戊辰),史可法奏擒贼臣程维孔;又奏左懋第抗节。
十六(己巳),谕部:‘捐助原听民乐输,抄没乃朝廷偶行;岂刁民献媚报仇之事。宗藩、勋戚、武臣须敬礼士夫,与地方相安;不得听奸人拨置,非法罔利’!李嗣京御史。
十七(庚午),谕吏部:‘吏贪民困,全由抚按婪贿。林挚、李仲熊互讦事情,延搁已经十月,虚实应与立剖;何必复行外勘,以滋延卸’!予罪谴尚书刘荣嗣昭雪。予苏松殉节王钟彦、宋文显、施溥祭葬。太常卿张元始请改皇考谥号。
十八(辛未),马士英请免朱一冯籍产。“逆案”杨维垣起用,补通政使。奖卢九德营粮就绪。
十九(壬申),蔡奕琛进尚书文渊阁。起朱大典、吴光义、易应昌户、兵、工部各左侍郎,陈洪谥太仆少卿。侍郎钱谦益请即家开局修史;不允。奖刘廷元保全慈孝有功,特予优恤。王骥惊闻滇信,辞任;不许。
二十(癸酉),令刘良佐驻归德。马士英请褫中书唐允甲。李维樾为兵科。存问大学士钱士升。兵部侍郎练国事罢。张亮请立盐税局于皖城;不允。
二十一(甲戌),改谥先帝“毅宗烈皇帝”。王铎六请告归。
二十二(乙亥),谕阮大铖:‘江上奸人出没、乱兵纵横,以致商旅梗塞;不可不严备’。太监孙元德搜覈常州府欠金花银九万五千、积欠三饷至三十三万;命勒限严征。
二十三(丙子),卫胤文奏:‘柳城土寨金高自筑土城、集勇壮,不受伪官;乞授何□进、钱式命、葛舍馨考功郎,陈瑞大理寺副。□以副总兵职,以六筋四两为准’。
二十四(丁丑),张承志袭惠安伯。来方炜添注太仆少卿、吴适兵科右。吏科马嘉植转岭西道、御史沈荃苏松兵备道、御史高允兹湖南道、文选主事余飏广东水利道。户科熊维典奏:‘四府逋欠三年内三百三十一万八千五百,皆属应征;又已征不解九十五万六千有奇’。又奏:‘正项辄借支赎锾侵那弊薮,至批详才下、提差已至,抚按身先不法’等语。又户部王某奏:‘守令失职,赋额不清;飞派朦胧,火耗太虐’。袁宏勋疏攻袁继咸,左良玉救之,并言“要典”宜焚;谕解之。
二十五(戊寅),贵督李若星奏以兵勤王,谕止;如已到常德,即留隶何腾蛟。户科熊维典察覈嘉定漕折胥吏侵匿至五万两。管绍宁于寓所失去部印。李自成走承天。
二十六(己卯),奉安御容于武英殿。吏部恭报剪除群贼,加马士英太保、王铎少傅。
二十七(庚辰),朱国弼请治郭维经庇逆。卢九德等九员加级。
二十八(辛巳),大兴伯邹存义请加提举公署。
二十九(壬午),马士英殉管绍宁之私,请更铸各衙门印,去“南京”字;其旧印悉令缴入。进都督赵民怀太子太保,荫子世锦衣百户。陆朗、吴希哲为户、工科左。刘孔昭请益操江书役俸粮。吴希哲奏都城五方杂处,假宗、冒戚、伪勋、奸弁横行不道,虐民戾商;有旨严编。
三十(癸未),起熊化太仆少卿、水佳胤尚宝司丞,皆添注。僧大悲伏诛。李向中嘉湖道。鸿胪少卿高梦箕密奏先帝皇太子自北来;遣内臣踪迹之。
三月纪
初一甲申朔,上受朝贺,始御日讲。命高起潜安抚扬州。御史徐复阳讦吏部以文德翼、夏元彝匿表升补;上功责之。刑部郎中申继揆请严责左光先抗题。内臣自杭州送北来太子至京,驻兴善寺;夜移至锦衣卫都督同知冯可京邸,□□□视。大学士王铎叱为假,严究主使;自供王之明,旋下中城兵马司狱。
初二(乙酉),御史袁某请起罪废诸人;谕史{范土}、陈启新、张文郁不准。福府旧役乞恩者百余人。吏科张希夏升太常少卿。
初三(丙戌),钱谦益进宫保兼翰林学士,陈燕翼、杨兆升为礼、工科右。
初四(丁亥),吏部尚书张捷奏故辅温体仁清忠谨恪,当复“文忠”之谥;顾锡畴以私憾,议削文震孟宜改谥。上命温允复、文免议。
初五(戊子),命太监乔上总理两淮盐课,严察兵马粮饷。李自成逼承天府,左良玉遣使告急;命督臣何腾蛟等御之。大清兵取郾城,又取西平。
初八(辛卯),刘泽清自陈弃家南奔,予注鸿胪卿。右都唐世济到。大清兵取上蔡。
初九(壬辰),马士英自剖诛盗程继孔之功;又奏李天培等各锦衣指挥世袭。耿廷箓巡抚四川、朱之臣添注兵部左侍郎、刘应宾通政使、吴希哲吏科都。汝宁镇将刘洪起以无饷,撤兵还楚。工科杨兆升奏江南有司既征本色在仓,不肯还民;又征漕折。命百官会审王之明、高梦箕、穆虎于午门外。藩邸元妃童氏在河南自东,刘良佐送至京;上怒,目为妖妇,下锦衣卫狱。李自成兵寇潜江。
初十(癸巳),礼部请恤甲申殉难诸臣;有旨:‘阁部大臣谋国无能,致兹颠覆;虽殉节堪怜,赠恤已渥。先帝斩焉不永,诸臣延世加恩,臣谊何安?通着另议’。刘理顺、成德准荫子入监。户部尚书张有誉请于文武廪禄外,各加公费;不许。加郑芝龙太子太保;其弟及将士二千人各升授。御史郝某奏各镇分队于村落打粮,刘泽清尤狠,扫荡民舍几尽。又奏:官买私赂,量出剩余助公,以佐民急。时买官者,大县多至二十余家,少亦有数家。然止两殿中书及改贡各有事例,其职方、待诏、监纳、追荫、起废皆向权门投纳,故郝言之。锦衣卫请添旗役。遥祭诸陵。
十一(甲午),李守贞荫都督同知。停八、九品官移封及援纳待诏等官。
十二(乙未),史可法自劾师久无功。马士英请荫内官三人各锦衣千户世袭。阮大铖荐马锡充总兵,仍莅京营;锡即士英长子,以白衣径仕。左懋第抗节死。左佥都郭维经告病去,江中遭寇甚惨;人皆惜之(或云阮大铖密遣兵劫之也)。
十三(丙申),庐抚张亮飞报闯贼分股南来,求解职;放归。贺世寿、曹勋回籍。
十四(丁酉),起罪废陈于鼎掌翰林院。张捷奏:嘉靖间侍郎瞿景淳补荫。李若星加一品服、李干德加一级、于元炜八人纪录。李希沆兵部左侍郎。户部张有誉奏郧兵三千,先解五万两,运至九江,交袁继咸送去;又奏:浙省银十二万、闽省银八万解至高起潜军前开销。
十五(戊戌),复会审太子。
十六(己亥),徙崇王居福州。命黄得功移镇庐州,与刘良佐合力防御。
十九(壬寅),思宗忌辰,上于宫中举哀;百官于太平门外设坛遥祭。
二十(癸卯),命三法司覆审太子,毁黄得功疏以绝奸谋。
二十一(甲辰),封黄九鼎雒中伯;其弟金鼎都督同知。许定国前哨抵归德,王之纲屯宿州。
二十二(乙巳),黔将包琳为其下所杀。黄希宪以擅弃封疆,逮戍。大清豫王从河南下,是日取归德;巡按御史凌駉及其子润生死之。
二十三(丙午),朱大典尚书,提督江上。兵科戴英讼故罪辅薛国观之冤,株累叶有声、林栋诸臣;上是之,下部议覆。许定国降大清,封平南侯。张天福请于史可法,回扬安顿家口;留防之兵,遂离象山,几至瓦解。罢安庆巡抚。
二十四(丁未),方国安佩“镇南将军”印。张有誉酌议卖官、赎罪纳银事例。
二十五(戊申),左良玉举兵,以奉太子密旨诛奸臣马士英为名;焚武昌东下。
二十六(己酉),刘良佐奏荆州失陷。钱维登佥都御史,总理两淮盐法。赠故兴平伯高杰太子太保,荫一子锦衣百户。
二十七(庚戌),登莱巡抚王溁缴纳印敕。大清兵向徐州,总兵李成栋登舟南遁。
二十八(辛亥),赠故辅李标少傅。王国宾太常少卿,提督四夷馆。
二十九(壬子),进李本深太子少保、左都督。荫左良玉世锦衣指挥使。大清兵取颍州、太和,刘良佐檄各路兵防寿州。
四月纪
初一癸丑朔,颁各官新印。王永吉报大清兵已过河,自归德以达象山共八百里,无一兵防,扬、泗、邳、徐势同鼎沸;命史可法驰扼徐、泗。黔兵杀掠徽境,徽人汪爵率众御之,杀其凶者数人,诏擒爵抵罪;御史黄耳鼎请赦,不允。詹有桓混入宫门秽言辱骂:着杖一百。
初二(甲寅),罢练河屯兵太监高起潜。湖抚何腾蛟请解任;不允。
初三(乙卯),马士英告退;慰留之。
初四(丙辰),遣内官守十三门,禁各官家眷不许出京城。徐元爵嗣魏公。惠安伯张养志论选郎陆康稷贪污;诏勿问。御史毕十臣言:‘孟夏享太庙,文武班陪祀寥寥’;命戒其后。左良玉兵陷九江府,寻死,其子梦庚自称“留后”;命阮大铖、刘孔昭率师出御。
初五(丁巳),左梦庚兵陷建德。追恤三案诸臣刘廷元等二十人,并复原官,仍各荫赠有差。
初六(戊午),左梦庚兵陷彭泽。梁云构、李乔皆兵部左侍郎。逮前巡抚陈潜夫于家。
初七(己未),左梦庚兵陷东流,京师戒严;以公侯分守长安等门及都城十三门,征靖南、广昌、东平镇兵入卫,命史可法至江北调度。祁逢吉总督仓场侍郎;王骥加侍郎,仍巡抚。周宗文光禄少卿、刘呈瑞御史。兵科钱某奏:警报日至,刘泽清、刘良佐退兵近郊。镇兵避大清南迁,占夺民房民物。
初八(庚申),马士英自出五十金,委黄金种招募健卒;即以同知补用。马士英荐白衣李毓新知兵,即补职方主事。卫胤文以紧急辞任。
初九(辛酉),决从逆贼臣光时亨、周钟、武愫于市,周镳、雷演祥勒令自尽;余尽革职放还。路振飞自明守淮有功,朱国弼复论之;有旨慰国弼、责振飞。王时敏起太常少卿。李沾请听民搬运柴米入京。大清兵自归德分道:一趋亳州、一趋砀山、徐州;总兵李成栋奔扬州。
初十(壬戌),御史何某请禁四六文章、坊间社草。封常澄为襄王,命居汀州。都督黄斌〔卿〕等与左兵战于铜陵之灰河败之,明日复沈其船三千艘;命劳诸将银币。
十一(癸亥),马士英奏大清兵与西寇并急,请征皖饷。户部奏催各府兵练饷。
十二(甲子),户部请催徽、宁等府预征来年之银。刘泽清陈文武考察旧例不许借题罗织,驱除异己。皇亲黄九鼎言皇亲满街作横,请查核之。
十三(乙丑),左梦庚陷安庆。大清兵取泗州。
十四(丙寅),大清兵渡淮,史可法退保扬州。刘良佐提兵入卫。
十五(丁卯),太监屈尚忠奏催大礼措办;着部火速那借。马士英言开洋之船,每只或二百、三百金,设太监给批放行;于崇明等处起税,如临清关例。选淑女于元晖殿。潞王在杭州,上书请僻静一郡。
十八(庚午),王永吉改总河兼督淮、安、凤、庐,钱继登兼抚扬州,田仰撤回另用,卫胤文事定再定议。浙按柯伦束装赴任,着门军放行。太仆丞张如惠丁忧,着留其携赀充饷。左梦庚兵至池州;诏暴良玉罪状。
十九(辛未),大清兵围扬州。范凤翌光禄少卿、黄国琦试兵科。御史刘某奏缉奸严密,丁役四出扰害。命申绍芳亲至浙直催饷。德清县大荒之后,一县民逃亡殆尽;实征三万三千两,着有司那借。
二十(壬申),命参政马鸣霆驻江阴、副使印司奇往京、杨文骢专监镇军;凡逃军南渡,用炮打回,不许过江一步。王永吉奏弃徐万分可惜,乞敕刘泽清固守淮安,勿托勤王移镇。命差风力科臣督催“江南赋役全书”。令廪生输银准贡。高起潜言闯贼尾后、我兵击前,左党穷蹙,自当授首,不烦过虑。前山东提学翁鸿业之子求父褒恤;下部察议(国亡后鸿业尚存,逾年乃殁)。
二十一(癸酉),刘泽清大掠淮安,席卷辎重西奔。
二十二(甲戌),刘泽清南奔,大清兵渡淮。
二十五(丁丑),大清兵攻陷扬州,督师史可法死之;知府任民育、知县周志畏等不屈死,总兵刘肇基战死,原任兵部侍郎张伯鲸、都督兵部右侍郎卫胤文、监纪主事何刚先后殉难。
五月纪
初一壬午朔,进封黄得功为靖国公,世袭;诸将升荫有差。李彬为佥都御史,巡抚河南。
初二(癸未),移惠王于嘉兴。遣京营兵二百迎黄得功移守板子矶;得功击左兵于板子矶,败之。大清兵驻瓜州。
初五(丙戌),百官进贺,上不视朝;以串戏无暇也。
初六(丁亥),午后,马士英入大内,与韩赞周、卢九德二监商议,传令各门下闸,辰开申闭。刘泽清率兵至浦口。分苏、松、常、镇为二巡抚。杨文骢佥都御史,巡抚常、镇二府兼辖扬州沿海等处军务。
初七(戊子),集百官清议堂议事,预坐者十六人;马士英、王铎、蔡奕琛、陈于鼎、张捷、陈盟、张有誉、钱谦益、李乔、李沾、唐世济、杨维垣、秦镳、张孙振、钱增、赵之龙各窃窃偶语,百官皆不与闻。临散,李乔、唐世济相和曰:‘便降志夺身,也说不得了’。后有叩诸大僚者,皆云:‘大清信虽急,如今不妨了’(盖密议藉之龙纳款于大清也)。是日昼晦,大风猛雨,人心汹汹。
初九(庚寅),大清豫王渡江,援师悉溃;杨文骢走苏州、郑鸿逵走福建。
初十(辛卯),闭京师各城门。二鼓后,上奉太后、一妃与内官四、五十人从通济门走出。刘孔昭斩关遁。上如黄得功营;旋如芜湖,命扬州府同知李继晟巡抚安庆,命阮大铖、朱大典督师。
十一(壬辰),马士英奔浙。京城溃乱,兵民拥立王之明。
卷之三 南都甲乙纪(续)
议立福藩
四月初三日(庚申),时潞、周藩泊淮上者,各以宫眷随;独福王孑然,与常应俊等数人流离飘泊。凤阳总督马士英阴使人导之,借淮抚路振飞舟南行。
十四日(辛未),有内官至南京,府部科道等官始知北京被陷确信,上殉社稷;大小惊惶。史可法、张慎言等集高宏图寓,议所尊奉。时潞王、福王并在淮上,姜曰广属意在福王;史可法曰:‘在藩不忠、不孝,恐难以主天下’。逡巡而散。二十一日(戊寅),时新主未定,人望皆在潞王。高杰、刘泽清移书路振飞,问所奉;振飞云:‘议贤则乱、议亲则一,现在惟有福王。有劝某随去南京扶立者,此时某一动,则淮、扬不守,天下事去矣。此功自让与开国元勋居之,必待南部议定;不然,我奉王入而彼不纳,必且互争,自不待闯贼至而自相残败事矣’!南京文武大臣齐集中军都督魏国公徐宏基第,议推戴讨贼。时惠王、桂王道远难至,潞王、福王、周世孙各避贼舟次淮安。马士英独念福王昏庸,可利为之;内贿刘孔昭、外贿刘泽清,同心推戴,必欲立之。移书史可法及礼部侍郎吕大器,谓:‘以序、以贤,无如福王。已传谕将士奉为三军主,请奉为帝’;且责史可法当主其议。可法、大器持不可。二十二日(己卯),可法治兵于浦口。二十六日(癸未),高宏图、姜曰广、李沾、郭维经、诚意伯刘孔昭、司礼太监韩赞周等复捱次进见,对勋臣恸哭;素衣角带,群臣行礼,皆以手扶,待茶款话,极其温和。言及迎立,即力辞;言‘封疆大计,惟仗众先生主持’。五月戊子朔辰刻,福王自三山门登陆。由城外至孝陵,乘马;入西门享殿祭告,以东门内御路也。拜谒罢,问懿文太子寝园?遂诣瞻拜。既毕,从臣集朝内会议;独大器后至。时以潞王伦次稍疏,福王有在邸不类事,莫之敢决;李沾奋袂厉声曰:‘今日有异议者,以死殉之’!刘孔昭、韩赞周力持之;孔昭又面骂大器不得出言摇惑。议遂定,乃以福王告庙。因先修武英殿,是日即具公启迎王;而可法督师江上犹未回。
四月二十七日(甲申),南京礼部司务齎百司公启迎福王于仪真,王得启即行。二十八日(乙酉),徐宏基等迎王于浦口。二十九日(丙戌),午刻,王舟泊燕子矶。三十日(丁亥),南京诸臣见王于舟次。王角巾葛衣,坐寝榻上;旧枕敝衾,孑影空囊。从行田成诸人,布袍葛履,不胜其困。王答兵部书谓:‘国母尚无消息,宫眷未携一人;初意欲避难浙东僻地,迎立决不敢当’等语。从正阳门进城至东华门,步行过皇极殿,谒奉先殿,出西华门;以内守备府为行宫,驻跸焉。文武进见,王惶赧欲避。史可法‘言殿下宜正受’;遂行四拜礼。王传上殿,商战守之策;刘孔昭暨诸勋侯甚有德色。可法奏对良久,魏国公徐宏基、内守备各有奏;群臣乃退。是日,王辇所至,都民聚观;生员及在籍官,沿途皆有拱迎者。有云:先一日,两大星夹日;本日五色云见。
大星夹日、五色云见,似为南都之祥;而后事如此,是时摄政王初入燕,星云殆大清朝之瑞乎?
福王登极
五月初二日(己丑),南京诸臣谒福王于行宫。灵璧侯汤国祚以户部措饷不发为言,其词愤怒;太监韩赞周叱之起。吕大器呵言:‘此非对君礼’!御史祁彪佳言:‘纲纪法度,为立国之本’。吏科李沾言:‘朝班宜肃’!彪佳又言宜早颁大号、敬天法祖诸事。王皆允之。群臣退,俱会议于内守备家;议监国、登极,咸以先行监国为便。张慎言曰:‘国虚无人,可遂即位’。可法密曰:‘太子存亡未卜,倘北将挟以来,奈何’?刘孔昭曰:‘今日既定,谁敢更移?请正位’!可法曰:‘缓几日无妨’。彪佳曰:‘监国名正;盖愈推让,益彰王之贤德。且总师讨贼,申复国耻,示海内无因以自利之心。而江北诸大将使共预推戴,则将士亦欢欣;然后择吉登大宝,布告天下’。吕大器、徐宏基皆然之。遂定监国,以金铸“监国之宝”。
是日,诸大臣面奏劝进,王公百官升殿议。王辞让愈坚,谓‘人生以忠孝为本。今大仇未报,是不能事君;父遭惨死,母无消息,是不能事亲:断无登位之理’。言讫涕泣。又言:‘东宫及永、定二王见在贼中,或可致之;且桂、惠、瑞三王皆本王之叔,听诸先生择贤迎立’。科道官奏迎立之意,彪佳以人心天意为言。王逊谢如前,令百官退;止留兵部及内守备进内议事。少顷,再入班,上劝进第一笺,吕大器跪奏。王传旨:‘暂领监国’。百官退。少顷,又进第二笺;王命传进,乃手书批答:‘仍领监国,余所请不敢当’。
初三日(庚寅),百官朝服,王行告天礼。其祝文焚时,飘入云霄;众以为异。王升殿,百官行四拜礼,魏国公徐宏基跪进“监国之宝”;王既受讫,再行四拜礼,乃退。早间,有传得后日即登极者;史可法以人言摇摇,亦欲再劝进。祁彪佳力争,谓‘监国不两日即登极,何以服人心’!乃止(“编年”、“遗闻”俱载初四日监国;而“甲乙史”及“日记”又载初三日进“监国宝”,姑从之)。
十一日(戊戌),群臣第三次劝进;王令旨:‘这所启,予屡谕甚明,何又连章劝进!先生等惓惓忠爱,无非从宗社起见;予不忍固违,勉从所请。候择吉举行。该部知道’。十五日(壬寅)辰时,福王即帝位于武英殿;诏以明年为“宏光元年”。
附记:‘时予入城,或问曰:‘闻新皇帝止有八个月天下,信乎’?予曰:‘未知也’。及明年五月帝遁,甫一载。而豫王率师南下,则春月也;天命所归,实止八月耳’。传为无锡费国瑄语;瑄颇通天文,顺治乙丑进士,今选余杭令。
宏光诏书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我国家受天鸿祚,弈世滋昌;保大定功,重熙累洽。自高皇帝龙飞奠鼎,而已卜无疆之历矣。朕嗣守藩服,播迁江、淮;群臣百姓共推继序,跋涉来迎,请正位号。予暂允监国,摄理万几。乃累笺劝进,拒辞弗获;谨于五月十五日祗告天地、宗庙、社稷,即皇位于南都。猥以藐躬,荷兹神器。惟我大行皇帝英明振古,勤俭造邦;殚宵旰以经营,希荡平之绩效。乃潢池盗弄,钟虡震惊;燕畿扫地以蒙尘,龙驭宾天而上涉。三灵共愤,万姓同仇。朕凉德弗胜,遗弓抱痛;敢辞薪胆之瘁,誓图俘馘之功!尚赖亲贤僇力劻勷,助予敌忾。其以明年为宏光元年,与民更始,大赦天下。所有合行事宜,开示于后:
国政二十五款
一、在京文武各官,俱照原官加一级;无级可加者,晋勋阶一级,给与新衔诰命。在外督抚、监司、守令,俱照新衔给与。应得诰命,有碍于典制、封典不得自遂者,准请明移封。
一、前朝文武大臣,有劳绩可纪、品行可师而幽光未阐、谥荫未全者,该部即类题补。
一、在籍阁臣暨六卿之长,年六十以上者存问;其有遣配及闲住者,俱复原职。该抚按奏明存亡,三品以下先行豁罪;其中创艾日久、情可矜原者,着吏部行文抚按从公采访,列名报闻,分别酌用。该部亦发访单,确行察覈公论佥同,据实奏闻报用;不得藉端燃灰,致滋幸滥。
一、诸藩有流寓失所者,行各抚按善为安置;除南直不列藩封外,如浙之台州、处州、闽之邵武、汀州、广之南雄、韶州等郡,酌议来说。
一、宗室在南京者,名粮宜按时给发。其管理约束有年,准加敕优奖。
一、公侯伯共五十余人,北都沦陷,亡者甚多;今现在不过十余人。所有应得常禄,往日本、折三七关支或本、折中半兼支者,俱于折色中各给本色一半,每石折银七钱,以示厚意。
一、累朝及现在公王所出子孙,各荫一子入监读书;如无当荫者,准于原荫武职上量加一级,兵部即与题复。
一、七十以上年高有德者,府县申报抚按。已冠带者,仍作旌异;未冠带者,给与冠带。其细民,于元年量给膳米,以称朕养老至意。但不得因而徇滥,因而诈扰。
一、忠义殉难者,该抚按确察题明,准与赠恤、荫谥;还与建祠有年远未沾恩者,照例一体行;不得需索留难。
一、举人以字句蒙摈及停科者,俱准于宏光元年给凭赴部会试;其行止有碍、无关伦理者,该抚按奏明,一体会试。
一、各府州县廪生例得恩贡,务收真才,以需后用;不拘年例。
一、赴京举贡、生监等道途寇阻、资斧维艰者,合行考录,以疏淹滞。五年则减一年,举贡、监生仍照旧例行。
一、换授、保举、副榜特用等项,以后尽行停止。系副榜、廪生、监生出身或经荐过者,照旧量用;不得过抑,以塞贤路。
一、山林草泽下僚贱吏,有真正奇才异能、堪以匡时御乱者,除前谕已颁抚按行各属从公察报外,今仍着在京科道、阁部等衙门一体从公保举,确定人数,以凭拔用。如徇情贿嘱,事后发觉及试验罔效者,举主连坐。
一、北直、山东、河南、山西、陕西、辽东等处文武官生,义不从贼在南者,除文官现任废籍听吏部察明推升赴用外,其生员流寓无归、进取无路者,俱赴礼部报名;仍取乡官印结及各生互相保结,照各省直地方廪、增、附名色分寄应天府学,学臣一体考试作养,以示优恤士子之意。其武弁指挥、千百户等,如有真正袭替号纸脚色,许赴本部察验明确,准附在京各卫寄俸,勿令失所。
一、陷贼各官,本当戮窜;恐绝其自新,暂开一面:有能返邪归正者,宽其前罪;有能杀贼自效者,准以军功论。
一、钱粮屡赦宥,民未沾恩;在民者惟利顽户,在官者惟饱奸胥:朕甚悯焉!今于宏光元年,不论本色、折色,量蠲一分;其本色,仍改折二分。除北直、山西、陕西全免五年,山东、河南全免三年外,其江北、湖广蠲十分之五;其江西曾蹂躏地方,抚按察明,照四川蠲十分之三;其辽饷名色尽行蠲免。南粮作何归并?该地方官从长计议,务苏民用。俟大仇既复,朝廷尚有浩荡之恩。
一、漕粮原系永折地方,非比暂折、灾折内有虚粮、沙瘠、滩江等情。当时议折之故,已经酌处三、四;今后当还改折。其有罚兑副米等弊,尽行厘革。
一、新诏宽民间交易,如买置田产、房屋等项,皆民脂膏。先年税契不过每两二分、三分,今加至五分,吏胥索买契尾,又索加耗;且业主屡更,重复报税,不一而足。自后准以五年推收、十年大造为则,每两止取旧额三分。如未至期者,不许奸胥妄报,指诈害民。
一、开垦屯粮,屡旨激劝,未见成效;皆因新垦未熟,而催科迫之。自后不论军民人等,有能垦废为业、不费在官一文一粒者,即三年成熟后,据亩升科;止照本县额定升合,征取一半、永减一半,以示鼓舞招抚,永着为令。
一、内外监追、还官入官给主赃物问已成案已经完纳者,依例减等发落;其真正犯监追已故家属代禁、财产尽绝者,开其所犯情罪,奏请定夺,系给主赃径行豁免。
一、内外衙门现监囚犯,有情可矜疑及人命在辜限外者,覆审是实,比照热审例俱免死,发边卫充军;军改徒、徒改杖、杖释放。
一、小民罪犯各有正律,除真正强盗、人命法不应赎外,其余徒、杖、笞者折赎,原不定例。近因军兴费繁,院道府动云有司设处,凡一切讼狱,不论事之大小、曲直,但以犯者身家厚薄为差等,借题措饷。院道府官动罚千金、万金,州县官动罚数百石米或百石折银,以充军需;究无实济,致小民倾家破产,性命随之。如此虐政,宜痛革。
一、上供柴炭,该部酌量数目,专官采办;不许派扰商民。其供祀孝陵及诸祀典煎盐等项柴斤,仍照洪武二十六年例,龙江、瓦屑二关抽分;不得多抽,以滋商民之害。
一、恩赦以登极为准;诏到日,各抚按星速颁行各郡县,务令挂榜通知;仍刊刻成册,里甲人给一本。如官胥猾吏匿隐虚情支饰以图侵盗,诏差官同巡按御史访明究问。
于戏!宏济艰难,用宣九伐平邦之政;覃敷闿泽,并沛三驱解网之仁。新綍涣颁,前徽益懋;布告天下,咸使闻知。
崇祯十七年五月。
先是,初二日,诸臣议赦书蠲免。史可法曰:‘今天下半坏,正赋有限;军饷繁费,恐未可尽除’。二十二日,淮抚路振飞宣“登极诏书”于民间,有新旧钱粮赦免之条;众情欢腾。
会推阁臣、冢臣及诸臣升擢
五月初二日,摄吏部史可法邀请诸臣会议阁员及冢臣。旧例:五府不入班行;时恐不和,乃共商之。群推可法及高宏图、姜曰广为相,而以冢宰属张慎言。慎言曰:‘吾老矣!愿安于总宪’。徐宏基曰:‘张公内阁、高公冢宰,似极相宜’。刘孔昭攘臂欲得内阁,可法曰:‘本朝无勋臣入阁例’。孔昭曰:‘即我不可,马士英有何不可’!诸臣默然。又议起废,竞推刘宗周、徐石麒等。孔昭特举阮大铖等;可法曰:‘此先帝钦定“逆案”,勿庸再言’!初三日,马士英率高杰等拥兵临江,称十万众,欲威劫留都诸臣。文武臣会推史可法、高宏图、马土英皆东阁大学士,张慎言吏部、周堪赓户部各尚书;又推词林姜曰广、王铎为东阁。高、刘二帅书至,请可法渡江,欲其卸权于士英也。
初六日,兵侍郎吕大器转吏部;起练国事户部、贺世寿刑部、何应瑞工部各侍郎,刘士祯通政使。
初八日,起刘宗周左都御史。张慎言荐起顾锡畴等;起倪嘉庆、华允诚、叶廷秀补吏部司官。
初九日,马士英自请入朝,拜疏即行。
初十日,李沾、张元始、沈胤培、左懋第、钟斗、李清为都给事中,罗万象、陆朗、熊维典、张希夏、钱增、姜应甲、马嘉植、王士鑅、黄云师为给事中。
十三日,张国维原官协理戎政。起徐石麒左都御史、解学龙兵左侍郎、张有誉督仓侍郎、王廷梅应天府尹、郭维经府丞、朱之臣太常卿、左懋第少卿、李沾提督四夷馆少卿。吏部欲以李沾为操江,沾故善刘孔昭,惧分其任,乃求可法得典属国。维经积劳于扞掫,都人赖之;骤难其代,令仍摄巡视。沾嗾维经劾冢宰有私,旋知误引罪;而沾憾冢宰不已。以其清望,不敢显忤,因加色于少宰;吕大器思逐之。召王重补稽勋;时铨曹乏员,张慎言以重在金坛可立至,故推之。李沾言:‘不可。是受我贽四十金者’。
慎言曰:‘仆起家三十年,所贽十三金而止;公安得以四十金贽乎?仆老矣,须旧铨郎乃解事。又地近,其人廉否,仆自有提衡,不能混也’!沾益衔之。召谪籍科道章正宸、杨时化、裘恺、庄鳌献、熊开元、姜采、马兆羲、詹尔选、李长春、张瑄、郑友元、李模、乔可聘、李日辅等原官起用。
十四日,起许誉卿光禄卿。
十五日,进内官韩赞周秉笔司礼、卢九德提督京营。
十六日,命士英掌兵部。士英未尝奉召,自入朝;不欲出镇。史可法知其意,自请督师江北以避之。起顾锡畴礼部尚书,黄道周、高倬吏、工部各右侍郎,罗大任祭酒。左懋第右佥都,巡抚应天;侯峒曾左通政、郑瑄大理卿。
十七日,忻城伯赵之龙提督戎政。起田仰抚淮、扬。召楚督袁继咸陛见。
十八日,史可法辞朝,命文武官郊饯。自可法离京,刘孔昭略无忌惮,而高、张俱不能安其位矣。
二十日,可法开荐举人李遽主事、何刚军前监纪。
二十四日,设勇卫营,太监韩赞周节制之。都督徐大受兼总兵,郑彩分管水陆舟师。
二十五日,加恩翼戴诸臣:公徐宏基、伯刘孔昭、方一元、焦梦熊、郭祚永,侯朱国弼、柳祚昌、汤国祚,太监韩赞周、卢九德各陛赏世荫。
二十九日,以陈子壮为礼部尚书,徐汧、吴伟业少詹,管绍宁詹事,陈盟右庶子(“甲乙史”)。
“遗闻”云:以宗敦一为山东道、郑坤贞山西道、黄耳鼎广西道、梁士济江西道、周灿浙江道、周一敬福建道、潘世奇湖广道、王燮河南道、杨仁愿云南道、邓起龙贵州道、黄澍四川道(为楚监军)、白抱一陕西道;又贺登选、陆清原、任天成、霍达、左光先、李挺、刘达、吴文瀛、陈丹衷、阮正中、郑封、刘文渤、杨羽化、成勇等各点用。又调总兵官郑鸿逵、黄蜚镇守镇江,吴志葵驻防吴淞,黄斌卿驻防上江;敕御史祁彪佳等分行安抚江、浙。
马士英,字瑶草;贵州府贵阳县人,崇祯辛未进士。本广西梧州府藤县人。与袁崇焕同里,居北门街;又同辛卯年生。士英本姓李,五岁时,为贩槟榔客马姓者螟蛉而去,故遂从其姓。明末,予邑人有亲见马建坊于藤县,尚未就。其为人手长智短、耳软眼瞎者。
王铎,字觉斯;河南孟津籍,山西平阳府洪洞县人。
张慎言,字藐姑;山西阳城人,万历庚寅进士。
姜采,字乡野;山东莱阳人,崇祯辛未进士。初为仪真令。
张煊,字葆光;山西介休人,崇祯戊辰进士。陕西道御史。
白抱一,字函二;北直南和人,保举恩贡。林县令。
乔可聘,字圣臣;南直宝应人,天启壬戌进士。
陈丹衷,号涉江;应天人,崇祯癸未进士。御史。
史可法请设四镇
五月十二日(庚子),史可法言:‘从来守江南者,必于江北当酌地利,急设四藩。以淮、扬、泗、庐自守,而以徐、滁、凤、六为进取之基;兵马、钱粮,皆听自行征取。而四藩即用黄得功、高杰、刘泽清、刘良佐,为我藩屏,固守江北;则江南之人情自安。黄得功已封伯,杰、泽清、良佐似应封伯;左良玉恢复楚疆,应照得功封侯。马士英合诸镇之功,爵赏似难异同;卢九德事同一体,听司礼监察叙’。十七日(甲辰),可法又奏“四不可无”;疏曰:‘臣与高宏图、姜曰广、马士英谨议得新增文臣,有协理戎政、协理操江二员;新增武臣,有京口、九江二镇。此外,则上江抚臣,现议增设。又议得江北与贼接壤,遂为冲边,议设四镇,分辖其地。有四镇,不可无督师;督师应屯驻扬州,居中调遣。其四镇,则设于淮扬、徐泗、凤寿、滁和,各自画地。封总兵官刘泽清东平伯,辖淮、海,驻于淮北;以山阳、清和、桃源、宿迁、海州、沛县、赣榆、盐城、安东、邳州、睢宁十一州县隶之,经理山东一带讨招事。封总兵官高杰兴平伯,辖徐、泗,驻于泗水;以徐州、萧县、砀山、丰县、沛县、泗州、盱眙、五河、虹县、灵璧、宿州、蒙城、亳州、怀远十四州县隶之,经理河北、河南开、归一带招讨事。总兵官刘良佐广昌伯,辖凤、寿,驻于临淮;以凤阳、临淮、颍上、颍州、寿州、太和、定远、六安、霍邱九州县隶之;经理河南陈、杞一带招讨事。晋靖南伯黄得功靖南侯,辖滁、和,驻于庐州;以滁州、和州、全椒、来安、含山、江浦、六合、合肥、巢县、无为州十一县领之,经理光、固一带招讨事。各设监军一员,一切军民皆听统辖、州县有司皆听节制、营卫原存旧兵皆听归并整理。所辖各将,听督师荐举题用。荒芜田土,皆听开垦;山泽有利,皆听采开。仍许各于境内招商收税,以供军前买马、制器之用。每镇额兵三万人,岁供本色米二十万、折色银四十万,悉听各属自行征取。所取中原城池,即归统辖。寰宇恢复,爵为上公与开国元勋同,世袭。贼在河北,则各镇合力协防淮、徐;贼在河南,则各镇协守泗、凤;贼在河北、河南并犯,则各镇严兵固守。其凤阳总兵,应改副将一员。计共六百余万,及察每岁所入约米二百四十万、约银五六百万,除各兵支用外,所存亦自无多也。所望诸臣核实兵、实饷之中,为实战、实守之计;御于门庭之外,以贻堂奥之安。则中兴大业,即在于此矣’。
此亦寓调于进取之意。愚谓即效古藩镇法,亦当在大河以北开屯设府;岂堂奥之内,而遽以藩篱视之!
时高、刘等封伯爵,而黄、左晋侯爵,仍荫一子锦衣卫正千户世袭。又旨云:‘马士英保障东南,肤功更着;着加太子太保,荫一子锦衣卫指挥佥事世袭。卢九德功一体,着司礼监从优议叙’。
黄得功
黄得功,字虎山。貌伟,胡髯两颐倒竖;膂力绝伦。微时,驱驴为生计。有贵州举人杨文骢、周祚新北上,于浦口雇其驴;初不知为豪杰也。道经关山,突遇响马六人。文骢、祚新等亦闲弓马,欲与之敌;得功大呼曰:‘公等勿动,我往御之’。时杨家人亦颇材武,已于驴背跃下,行李与牲口重数百斤,得功一手挟驴,一手提行囊,突扑响马,响马大惊,乞止之;且曰:‘有言相告’。得功不听,扑击如故。响马急齐下马罗拜,‘老兄真英雄,吾辈愿拜下风,勿失义气’!得功方止;亦拜曰:‘我不愿为此,只放吾等过去可也’!响马请姓氏,得到坚不与言;既而曰:‘姓黄,呼为黄大’。响马遗以金;得功不受,乃去。杨、周两孝廉见其勇而有志,待如兄弟。及南回,告于马士英。士英觅至,为之婚娶;延武士,教以兵法。及莅任凤阳,即用为旗鼓。堵截流寇,建功河北,升副总戎。军中尝乘黑驴,呼为“黄大刀”,甚畏之。于是庐、凤一带,贼不敢久驻。
附记遗事:大学士蒋德璟曰:‘挂印总兵爵虽大,然庭参宰相时,相不出迎,居位受拜;拜讫,相始出接,延入后堂,乃行宾主之礼。时高、刘三镇皆行此,独得功来见,拜入后堂,仍行跪礼。此固忠义之气,亦以昔日在吾门下故也’。盖武臣曾于文臣门下奔走出身者,后虽贵显,必行跪见礼。太祖旧制:凡宰相阅边,虽总兵封侯必戎服庭参,揖于槛外;所以尊相体也。宏光时,史相督师,四镇将谒,私议见礼;得功曰:‘有旧制在’。高、刘等曰:‘吾辈已封侯伯矣’。得功戎服先入,高、刘不得已,亦戎服继之。于此知得功勇而知义。
得功贫时,豢鸭池塘,其数日减,久之几尽。得功怒,将水戽竭,捕一巨鳝,长可数尺、围五寸许;烹食之。体貌倏易,顷成伟丈夫,亦不自觉力多也。及浴,手绞巾布,忽断裂;始知之。予叔君衡公昔在仪真,闻门外喧闹,出见所舁铁鞭,鞭每重三十斤、双鞭则重六十斤矣;此得功在马上所运者。得功有猎犬三十随马走,甚捷。在六合时,每使小卒以金锣戴额上,得功射之,百发百中,而人不伤。众呼为“小由基”。
得功善饮细酒和火酒,可饮五十斤。临阵时,以扎巾紧缚,目瞳突出;饮半酣,方入阵,所向无前。扬人云:‘得功驻仪真,治兵严整。曾遣四十骑白事于史相,道经高营被劫;得功怒,卒兵驰扬,杰与战。时杰兵盛,得功被围;适弟黄蜚等至,杰兵始退。已复战,得功临阵,杰部将号黑虎子者最骁勇,出战;蜚发烟铳,黑虎子目眩,得功鞭碎其首而死。杰惧收兵;适史相至,杰偿得功马,始罢兵’。战场在扬州城外荒地埂子上;然埂子街进城即是,非城外也。
初,仪真举人李洪甲宦囊甚厚,营建壮丽。有相者曰:‘此屋必出一封侯者居之’。传至于孙,适得功莅镇,居其宅凡九阅月;而形家之言始验,亦异矣。得功贱时,有饭肆老妪厚遇之;得功感其意,拜为母。及贵,挈至仪真。妪卒,葬于方山,四镇合兵数万送之;旌旗蔽野,仪卫眩目,郡邑荣之。初,得功在河北,阵前马惊几蹶;适一人持之得不堕。得功问之,对曰:‘小卒任姓’。问其名,对曰:‘无’。得功见其严冬尚无裤,即名之曰“有裤”;意欲厚酬之也。及得功镇仪真,任已为锦衣守备,驻六合矣。未几,升参将;继升副总戎,赐蟒玉。
刘泽清
刘泽清,字鹤洲。白面朱唇,貌颇美。崇祯时,为总兵官。癸未七月,请于青、登诸山开矿煎银;着巡抚设法。甲申二月,移镇彰德。贼警急,召吴三桂、唐通与泽清等将兵入援;三桂、泽清不奉诏。三月,兵科韩如愈奉差至东昌,泽清遣兵杀之;曰:‘尚能论我主将否也’?为山东总兵,虚报捷,赏银五十两;又诡言堕马被伤,复赏药资四十两。命即扼真定,泽清不从;即于是日大掠临清。统兵南下,所至焚劫一空。三月十六日上泣,方、魏二相请对封清为安东伯,上不应。五月十二日,泽清以数百人大掠瓜州。淮安自路振飞、王燮同心戮力,颇成巩固。振飞去后,泽清突来盘踞,散遣义士,桀骜者藉之部下,抢劫村落一空。与淮抚田仰,日肆欢饮。北兵南下,有问其如何御者?泽清曰:‘吾拥立福王而来,以此供我休息;万一有事,吾自择江南一郡去耳’。八月,泽清大兴土木,造宅淮安,极其壮丽;四时之宝俱备,僭拟皇居。休卒淮上,无意北往。田仰犹屡为请饷;宏光以东南饷额不满五百万,江北已给三百六十万,岂能以有限之财、供无已之求!命仰与泽清通融措辨。
泽清曾杀其叔副总兵刘孔和。孔和,故大学士鸿训子;泽清初为其狎客,及后势盛,反抑孔和属役之。一日,以所作诗示和曰:‘好否’?孔和戏曰:‘不作尤好’。泽清色变。无何,遣孔和以二千人渡河;忽檄召至,斩之。所部二千人,汹汹不服;令别将击斩之,无一人存者。其凶暴如此。
昔霍去病云:‘匈奴未灭,无以家为’!李西平云:‘天子何在,敢言家乎’?宜其立大功、成天下大名也。泽清当乾坤颠覆、大敌在前之时,即卧薪尝胆,犹惧不济;乃大兴土木,真处堂燕雀耳。愚昧若此,堪为将乎?他事抑勿论矣!
刘良佐
刘良左,字明辅;大同左卫人。初与高杰同居李自成麾下,杰护内营、良左护外营。后杰降,良左亦有归朝意。未几,降。崇祯十四年,曾破贼袁时中数万众,历官至总戎。素乘花马,故世号“花马刘”里。
先君子云:‘昔刘良佐未显时,居督抚朱大典部下。忽为所知,加以殊恩,屡以军功荐拔,遂至总戎;亦一遇也’。
甲申六月六日(壬戌),刘良佐开镇临淮,士民张羽明等不服,临淮士民戈尚友等亦奏叛镇环攻;命抚按调和之。
高杰
高杰,字英吾;米脂人。初为李自成先锋;后与自成后妻邢氏通,惧诛,遂偕以归降,隶秦将贺人龙麾下。孙传庭督秦中,令杰与白广恩为前锋。二将各不相下,遂溃;潼关不守。
甲申春,调赴李建泰军前;未至,闻建泰兵溃,遂抢河东一带,由山西、河北率兵南下,大肆劫掠。抵扬,欲入城,扬人畏惧,为罢市,登陴死守。杰攻之,多杀掠。四月二十八日(乙酉),杰围扬州困之。五月初五日(壬辰),杰兵大掠江北,声言欲送家眷安顿江南;约刘泽清刻日南渡。史可法议发户部一万两,遣职方郎万元吉前谕各镇,分别犒赏。初六日(癸已),太仆少卿万元吉言:‘扬州、临淮、六合,所在兵民相角。在兵素少纪律,在民近更乖张。遂致一城之隔,民以兵为贼,死守不容;兵以民为叛,环攻弗释。猝有寇至,民必至于惊窜,真今日莫大之忧也。江北郡邑接连山东、河南,贼骑处处可到,势必需兵堵剿;臣等虽有爱民之心,无销兵之术。就中调停,惟是官兵经过驻札地方,使城外居民尽移城内,空下房屋,听各将领派兵住宿,严禁毁伤;其蔬菜等项,仍谕城内居民尽出城外有无贸迁,有司会同各将领共相防护,严禁抢掠。如此立法,自然民不苦兵、兵不恨民。臣前监军楚、蜀时,行之甚效。其在今,何独不然’云云。
万疏,“大事记”载六月二十四日;而此则从“甲乙史”也。予闻史督辅行师时,亦令贤能将领预往歇宿去处,将房屋料定,安置兵将若干;分贴标明,书“某营某将宿此”。到则认标而止,无有抢攘;此良法也。
五月七日(甲午),扬州士绅王傅龙奏:‘东省附逆,河北悉为贼有,淮、扬人自为守。不意贼警未至,而高兵先乱。自杰渡河掠徐,至泗、至扬,四厢之民何啻百万;杀人则积尸盈野、污淫则辱及幼女。新旧城环围,绝粮已经月余。何不恢已失之州邑而杀自有之良民也’!十六日(癸卯),杰屯兵扬州城下。淮抚黄家瑞漫无主张,守道马鸣騄昼夜督民守城,集众议事;进士郑元勋与杰善,亲诣高营解纷。遂入城,劝家瑞放高兵入城,便可帖然。谓杰有福王札,命驻扬州;宜善御之,毋撄其暴乱。士民哗曰:‘城下杀人如是,元勋不见耶’?元勋强为杰辨,众怒指为杰党;且曰:‘不杀元勋,城不可守’。遂寸斩之城楼。鸣騄疾走泰州。杰恨;攻益力。史可法以义喻解之,始移驻瓜州。及设四镇,杰卒驻扬:泽清驻淮,良佐驻凤、泗,黄得功驻庐。得功心薄之,因提兵争淮、扬,与杰战;不胜。朝廷闻之,升万元吉太仆少卿,监江北军解之,始各罢兵。隶杰于史可法标下,为前部总兵官。
“甲乙史”云:五月十八日(乙巳),万元吉言:‘臣奉命犒师,沿途兵言构祸,寸步皆阻;扬州民尤甚,闭城登陴已十余日。乃兵与民相杀,民又与兵相杀;成何纪律?顷接水营将张士仪言:“寇奔清河,官兵击烧贼舡殆尽。若高、刘、黄将潜师以济,一鼓歼之,即可称中兴第一功也”’。初,黄得功分地扬州,高杰、刘泽清以繁富争之;纵兵淫掠,扬人大哄。得功兵至天长,杰、泽清欲拒;又值李栖凤、高文昌兵至,众心汹汹。元吉移得功书,期共戮力王室;得功自明无他,欲联络各镇鼓勇杀贼。元吉以得功书驰示杰等,始肯相戢。然杰部悍,终不自制。
二十三日(庚戌),高杰疏言:‘奉旨分防,扬仪人登陴、罢市,抚道不出;伪将董学礼又入宿迁。臣进退无所,乞赐应住何地’?
六月初二日(戊午),扬州难民盛运开奏扬民横遭焚劫;上谕以‘百姓当仰体朝廷不得已之意;该镇忠勇名帅,督辅既到自妥’。
初六日(壬戌),史可法以高杰悍不可制,身入其营谕之。见留不能出,尽夺其兵,仆从多散。自是,章奏俱经邀阅,权遂不振。
“大事记”云:六月初八日,史可法奏“悍民惨杀乡绅疏”曰:‘镇臣高杰之率兵南下也,扬人实未预知。初到之时,不无骚扰;及镇臣既至,取犯兵斩以徇,日不下数十人,地方官可以谅矣。乃抚臣黄家瑞漫无主张、道臣马鸣騄一味偏徇,听城中百姓日守河边草际,取零兵而杀之;用是结衅愈深,竟不可解。乡绅郑元勋亲到高营,所以为百姓之心无所不至。而百姓反谓通同播害,乘元勋一言之误,当抚臣坐次操戈而群杀之,至于碎其身首;抚臣之威令谓何?至于道臣始则乖张、复又畏缩,今避于泰州矣。骂兵、杀兵以为爱民,而不知适以害民!臣于二臣,不能无憾。伏乞敕下处分,以谕三军、以谕百姓;一面察其首恶,一重创之,庶几纲常不至尽坏’。上谕:‘该部议处’。
黄、马二公为地方受过,父老诣阙保任;上优诏恕之。已复乱臣正法,黄公为元勋恳恤;尤见厚道。
二十六日(壬午),史可法奏“兵民两便书”曰:‘镇臣高杰之兵,奉旨驻扬,而扬人坚不肯纳。盖从前既有仇隙,则向后不无提防;虽严令驱之,不能动也。臣前急于渡江,原欲了当此事,即当讨贼西行;不意兵民扞格,竟不能解。扬人惟利兵去,各兵惟愿驻扬;而好事者遂造为不根之言。如镇臣黄得功到仪真,本为安插家眷;而谓之曰:‘此乃与尔兵为难者’!于是高兵移扎于野以待之。及臣至。则又谓之曰:‘此来非真心为尔’!以致兵疑臣、将疑臣,即镇臣杰亦似疑臣;臣惟处之以坦、待之以诚。数日之间,镇臣杰亦似谅臣心事矣。昨与臣面议,将兵尽驻城外,止镇臣家眷入城,携二、三百人自护;臣以为可行矣。而城内之人终不允;臣正踌蹰无计,适有为移驻瓜州之说者。瓜州距扬州仅四十里,即江都县所辖也;驻瓜州,犹之驻扬州。且有城、有水可以自卫,而资给日用较之扬州尤便焉。惟时为镇臣刘泽清标下官兵所驻,必刘兵移住淮上,而后高兵可来。臣商之镇臣,镇臣遂诺;盖深感皇上恩遇之厚,不欲以家口之故,致成兵民水火之形、耽误练兵剿贼之事也。镇臣用意如此,臣甚重之。镇臣在瓜州、臣在扬,调停于兵民之间,渐为释其猜嫌,同归于好,未必扬州之必不可居也’。
郑元勋,字超宗;南直歙县人,籍扬州。天启甲子,乡魁。崇祯癸未,进士第三人;旋假归。高杰至扬,扬人闭门拒守;杰怒,将攻城。公单骑往谒,陈说大义;杰掣兵于五里外,以待犒赏后行。越日,暂启两门;乃好事者复取城外游兵翦之,以利其橐。杰益怒,积不可解。公请迎原任蓟督王永吉至郡,往为纠纷。杰以扬民先杀起衅为辞,且请与中丞约:曲在兵者,镇斩之;若曲在民者,抚斩之。永吉以杰言传覆公。二十五日,公登城南,与抚道议事,万众俱集。公谓如高杰言先杀启衅,诚当禁惩;否则,构祸且不测。众以高兵杀人,罪不容逭;公曰:‘亦有杨诚戕贼者,岂尽由高镇耶’?言未毕,渠魁张自强、王柱万、陈尝等大呼:‘郑宦通贼,曲为解宽;吾侪若不下手,势必尽遭屠灭’!于是利刃攒集,遂遇害。义仆殷报以身护主,同被创死。盖营将有杨诚者,标兵多不法,往往杀越人于货,故指及之;而众误认“杨诚”为“扬城”,公遂及于难。先五日,南都授公兵部职方主事,竟未及拜官云。史可法疏参;越数日,抚臣斩前三渠魁于市,并杖其党毙之。自后,扬人常夜见公于城上,峨冠、绯袍指挥而过,若天神然。诗画妙天下,所著有“读史论赞”、“英雄令终录”、“英雄恨”、“左国类函”、“文娱初、二集”行世。
附记:杰得城内百姓则杀之,若居城外者截右耳,杀人甚众;米物腾贵,民不聊生。扬之属邑泰兴,故抚朱一冯家在焉。杰兵入,启地三层,得藏金八十万而去;朱以是贫困,将所居宅庐悉鬻于同邑绅士李寓庸云。
刘宗周论时事
甲申六月,起刘宗周都察院左都御史。初十日(丙寅),宗周三抗疏论时事,止称“草莽孤臣”,不署衔。首言大铖进退,关系江左兴亡。又言:‘讨贼之法有四:一曰据形胜以规进取。江左非偏安之业,请进而图江北;今淮安、凤阳、安庆、襄阳等处虽各立重镇,尤当重在凤阳而驻以陛下亲征之师。中都固天下之枢也,东扼淮、徐,北控豫州,西顾荆、襄,而南去金陵亦不远。以此渐恢渐进,秦、晋、燕、齐当必响应。兼开一面之网,听其杀贼自效,贼势益孤、贼党日尽矣。一曰重屏藩以资弹压。地方之见贼而逃也,总由督抚非才,不能弹压。远不具论,即如淮、扬数百里之间,两节钺不能御乱贼之南下,致淮北一块土拱手而授之贼。尤可恨者,路振飞坐守淮城,以家眷浮舟于远地;是倡之逃也。于是镇臣刘泽清、高杰遂相率有家属寄江南之说,尤而效之;又何诛焉!按军法:临阵脱逃者斩;臣谓一抚、二镇皆可斩也。一曰慎爵赏以肃军情。今天下兵事不竞极矣,将悍兵骄已非一日。今请陛下亲征所至,亟问士卒甘苦而身与共之,乃得渐资腾饱、徐张挞伐。一面分别各帅之封赏,孰应孰滥?轻则量收侯爵、重则并夺伯爵。军功既核,军法益伸;左之右之,无不用命。夫以左帅恢复焉而封,高、刘败逃也而亦封;又谁为不封者?武臣既滥,文臣随之;外廷既滥,中珰从之。臣恐天下闻而解体也。一曰覈旧官以立臣纪。燕京既破,有受伪官而逃者、有在封守而逃者、有在使命而逃者,于法皆在不赦;急宜分别定罪。至于伪命南下,徘徊于顺逆之间者,实繁有徒;尤当显示诛绝。行此数者,于讨贼复仇之法亦略俱是矣。若夫邦本之计,贪官当逮、酷吏当诛;循良卓异,当破格旌异,则有安抚之使在。而臣更有不忍言者,当此国破君亡之际,普天臣子皆当致死;幸而不死,反膺升级,能无增天谴!除滥典不宜概行外,此后一切大小铨除,仍请暂称“行在”,少存臣子负罪引慝之诚’!又疏言:‘贼兵入秦逾晋,直逼京师;大江以南,固晏然无恙也。而二、三督抚曾不闻遣一人一骑北进,以壮声援;贼遂得长驱犯阙,坐视君父危亡而不之救:则封疆诸臣之宜诛者一。既而大行之凶问确矣,敷天痛愤;奋戈而起,决一战以赎前愆,又当不俟朝食。方且仰声息于南中,争言固圉之事;卸兵权于阃外,首图定策之功。督抚诸臣仍复安坐地方,不移一步:则封疆诸臣之宜诛者二。然犹或曰事无禀承;迨新朝既立,自应立遣北伐之师。不然,而亟驰一介,使齎蜡丸间道北进,或檄燕中父老共激仇耻,哭九庙之灵,奉安梓宫;兼访诸皇子的耗,苟效包胥之义,虽逆贼未始无良心。而诸臣计不出此也!又不然,亟起闽帅郑芝龙,以海师直捣燕都;令九边督镇卷甲衔枚,出其不意,事或可几。而诸臣又不出此!纷纷制作,尽属体面。天假之灵,仅令吴镇诸臣一奏燕京之捷,将置我南中面目于何地?则举朝谋国不忠之宜诛者三。而更有难解者,先帝升遐,颁行丧诏,何等大典!而迟滞日久,距今月余,未至臣乡;在浙如此,远省可知。时移事换,舛谬错出;即成服祗成名邑,是先帝终无服于天下也:则今日典礼诸臣之宜诛者四。至罪废诸臣量从昭雪,自应援先帝遗诏而及之。乃一概竟用新恩,即光帝诛珰铁案,前后诏书蒙混,势必彪虎之类尽从平反而后已。君、父,一也;“三年无改”之谓何?嗟乎!已矣。先帝十七年之忧勤,念念可以对皇天、泣后土;一旦身殉社稷,罹古今未有之惨,而食报于臣工乃如此之薄!仰惟陛下再发哀痛之诏、立兴问罪之师,请自中外诸臣之不职者始’。
七月十一日(丙午),刘泽清、高杰劾奏刘宗周:‘劝上亲征,以动摇帝祚;夺诸将封,以激变军心。不仁不智,获罪名教’!又三十日(已卯),刘良佐、刘泽清各疏参刘宗周劝主上亲征,为有逆谋。八月初二日(丁已),高杰等公疏,请加宗周重僇,谓疏自称草莽孤臣为不臣。既上,泽清以稿示杰;杰惊曰:‘吾辈武人,乃预朝中事乎’!疏列黄得功名,得功又疏辨实不预闻;马士英阴尼之,不得上。士英仍拟旨云:‘宪臣平日原以议论取重’;盖刺之也。廷议欲谴高、刘而莫可谁何,欲罪宗周而难违清议;史可法因疏,两解之曰:‘廷臣论是非、宪臣论功罪,各不相碍’。二十日(乙亥),刘泽清复捏四镇公疏纠姜曰广、刘宗周谋危社稷。九月初十日(乙未),宗周致仕。次日,户科陆朗内批留用。先是,陆朗与御史黄耳鼎以例外转兵备佥事,计无所出;乃疏攻宗周,因而复职。尚书徐石麒言:‘朗赃私应劣转、交通内臣,传留非法’。朗即劾‘石麒结党欺君,把持朝政,无人臣礼’。宗周于七月十九日(甲辰)到任,至九月初十日致任;凡任都察院左都御史四十九日。
刘孔昭陵侮张慎言
刘孔昭,号复阳,浙江人;袭诚意伯,官操江。孔昭弑其祖母胡氏。胡为刘尚忠继妻,生莱臣;而孔昭父荩臣,为出婢莫氏巧云所生。刘尚忠没,莱臣应袭嫡嗣;以幼,为荩臣僭袭。荩臣没,孔昭又冒袭之,遂赠莫氏为伯夫人。及官操江,遂捕莱臣毙之狱;恶胡氏出揭,并缢杀之。真大逆不道者哉!
至甲申五月,议起废,孔昭故善阮大铖,特举之;史可法不从。及十八日(乙已)可法离京,二十二日(乙酉)马士英入直,孔昭必欲起大铖。自诏有“逆党不得轻议”之语,而张慎言秉政持正,孔昭度难破例,置酒酌诸侯伯廷论之,必欲廷论逐去冢臣,而后可惟我所欲为;灵璧侯、忻城伯皆诺之。时慎言条议:‘北来诸臣虽屈膝腼颜,事或胁从,情非委顺;如能自拔南来,酌定用之之法’。因荐原任督师大学士吴甡、吏部尚书郑三俊;有旨:‘赦甡罪,陛见;三俊俟另议’。二十三日(庚戌),早朝毕,孔昭挈汤国祚、赵之龙诸勋臣呼大小九卿科道于廷,大骂慎言,欲逐之去;谓‘雪耻除凶、防江防河,举朝臣子,全副精神宜注于此。乃今日讲推官、明日讲升官,排忽武臣、专选文臣,结党行私。所荐吴甡,有悖成宪;真奸臣也’!慎言立班不辨。大学士高宏图言‘冢臣自有本末,何遽殿争’!上谕:‘文武官各和衷,勿偏竞’!孔昭袖中取出小刃,逐慎言于班;泣陈丑詈,必欲手刃之。太监韩赞周叱之,言曰:‘从古无此朝规’!乃止。御史王孙蕃曰:‘先帝裁文操江、归武操江,亦未见作何事业;且吏部职司用人,除推官、升官外,别无职掌’。喧争殿上。慎言即引疾乞休。孔昭退,奏:‘慎言推补幸滥,举荐吴甡、郑三俊更为可异。慎言原有二心,告庙定策,阻难奸辨,不可不诛。乞大奋干断,收回吴甡“陛见”之命,重处慎言欺君误国之戒’。二十四日(辛亥),高宏图奏言:‘文武各官有职掌,毋得侵犯;即文臣中各部不得夺吏部之权。今用人乃慎言事,孔昭一手握定;非其所私,即谓之奸,臣等皆属赘员矣。慎言荐甡,勋臣知为不可,臣不能知;票拟实出臣手。又三俊清刚,系五朝人望,臣终以为不可不用;是臣罪不减慎言。窃念朝廷之尊,尊于李勉;天子之贵,贵以叔孙。臣忝辅弼,坐视宸陛几若讼庭,愧死无地。请赐罢斥’!姜曰广引疾求去。上遣鸿胪官各谕留。
二十六日(癸丑),上召辅臣高宏图、姜曰广、马士英于行宫;上谓宏图曰:‘国家多故,倚赖良多;先生何言去也’?对曰:‘臣非敢轻去;第用人一事,臣谓可、勋臣则谓不可,是非淆乱,臣何能在位’。上曰:‘朕于行政用人未习,卿等所言无一不从,勿疑有他’。宏图曰:‘冢臣张慎言清正有品,吏部以用人为职,无一日不用人,是无一日不修职也。如推刘宗周、黄道周,使勋臣处之,亦必藉重;何独以为罪?吴甡前任抚按,俱有声名清望,先帝简在内阁;督师稍缓致谴,先帝杀延儒、不杀甡,即可知其人。假先帝在今日,亦必用之;何勋臣以此罪冢臣也’!宏图又言近臣贪黩状;上曰:‘朕固闻之;诸臣通赂出之袖中,诚可嗤也’!时屡召对,先后无虚日,或一日再召;上亦有意为明主。至马士英当国,直高拱听之,不复知外边事矣。
二十七日(甲寅),张慎言请亟求罢斥,以服世臣之心。李沾言:‘勋臣愤激有因。当中府聚会,马士英手札移吕大器迎立皇上,赞周、孔昭无不允协。黎明集议,大器绾礼、兵二部,纡回不前。臣等十九人以名帖延之,从容后至。议至日中不决,孔昭怒形于色、臣与郭经维、陈良弼、周元泰、朱国昌历阶而上,面折大器。赞周云:“快取笔来”;因得俛首就盟。清晨迎驾,大器尚欲停待;而赞周已登舟矣,偕行者徐宏基、陈良弼、朱国昌也。孔昭拥戴有功,文臣启事屡登、武臣封爵未定,所以有殿上之争’。二十八日(乙卯),慎言具疏求去云:‘臣按河南时,曾劾布政冯明盛倡逃。其子冯铨作相,嗾其门生曹钦程参周宗建、李应升、黄尊素以及臣;三臣皆死狱,而臣戍肃州。先帝召升刑部侍郎,以拟狱不当,闲住十余年而复起。今待罪铨曹二十日,遂为孔昭所指;止有一去而已。吴甡、郑三俊阁臣荐于前,科臣荐于后;两人者行己有耻,臣能保之。孔昭指为小人,亦硁硁小人,非反覆之小人也。伪官至阳城,臣子履旋投崖而死,孤孙尚幼。国难家变,恸无生理;臣当与缁黄为侣矣’。
六月初二日(戊午),上命吏部司官敦促慎言视事。
初六日(壬戌),史可法言:‘先帝用人原无成心,傅宗龙、孙传廷起自累囚,张凤翔、袁继咸、马士英起自戍藉。当吴甡奉命南征,以候唐通兵不至,迟则过之;所可原者,国难之作,勋臣之殉国者谁?孔昭何不思之!慎言以七旬冢宰,一举吴甡,便以为罪;不益轻朝廷而长祸乱耶’?初八日(甲子),奖谕刘孔昭“功在社稷”。
初十日(丙寅),张慎言致仕。上谕曰:‘晋疆不复,卿已无家可归;沿途侨寓需召’。慎言遂止于宁国。孤孙间关来侍,慎言曰:‘祖孙相聚足矣’!国亡后,慎言郁郁卒;孙扶榇反葬故里。
甚矣!刘孔昭之狂悖小人也。始也,弑叔、弑祖母,固已绝灭人理矣。既乃以武操江,欲手刃铨部于朝;其无忌惮若此,将置南国君臣于何地?犹赖王孙蕃、韩赞周等正言折之耳。然孔昭之敢于有此举,亦由马士英为之助耳。
路振飞、王燮镇抚淮安
甲申春,山西逃兵南下,江北震恐;淮抚路振飞遣金声桓等十七将率兵分道防河及守徐州。三月十三日,言‘淮徐道何腾蛟整顿徐方有功,今升楚抚;有同知范鸣珂可补缺’。
二十七日(乙卯),路振飞令淮安七十二坊各集义兵,每家或三、或五,刀杖俱自备。每坊一生员为社长、一为副;自为操演,贵持久、戒作辍。日则团练,夜则鱼贯巡逻,以备非常。是日大阅,举人汤调鼎等咸易戎服。
二十九日(丁巳),淮上始传京城陷。振飞分设壮丁守城,拈分守门官;日则各守一门,夜宿城楼。四月(戊午)朔,淮城义士到军门过堂,振飞赏以花红每人银一两;人人踊跃,耀武于河上。适有北来逃兵骚扰,见之辟易避去。
初九日(丙寅),振飞集淮城绅士议事。至则出塘报于袖中,言‘京城已陷,代我者即至;将缚我出迎乎?抑勉力一守乎’?言毕泪下,众皆泣。散漕粮四千石于民,擒伪官胡来贺、宋自诚、李魁春,沈之于河;斩叛将赵洪祯等,又擒癸未进士伪防御使武愫,解京。伪制将军董学礼袭据宿迁,振飞遣监城王守备率兵击破之;获学礼及从者十三人,悉斩之。乃与按臣王燮同心固守。
燮字雷臣,顺天宛平籍,湖广王陂人。崇祯庚午举人、丁丑进士;三代锦衣卫指挥同知。通“春秋”,夏允彝常称其有经纬大才。初任河南祥符令,三守危城,才识、胆力无不超绝。甲申三月初九日莅任淮安,与振飞并着劳绩。有伪选淮安知府巩克顺行牌至淮上,写“永昌元年二月二十二日给”;燮碎其牌,捆责其人,逐之淮口。擒克顺,斩以徇众。燮自任守河,托振飞守城,士民恃以屹然。
三月二十一日,刘泽清兵顿宿迁、高杰兵顿徐州,各声言南侵;淮民大怒。燮自谓与泽清有识,轻身诣之,劝其迁辕北上。泽清不肯,大声云:‘即不扰贵治,请假道赴扬州’!燮不可,曰:‘即不得已,迂道从天长、六合,则非我所知也’。泽清允之,淮城得免涂炭。
四月初三日(庚申),伪防御使吕弼周遣牌至淮代振飞,燮捆责其人。弼周者,原任河南驿传道,为燮座师也。十五日(壬申),弼以师生视燮,携伪参将王富赴任。游击骆举知燮本意,乃迎之于中途;火猝缚之。燮叱使跪,弼周骂曰:‘人也!不认’?燮曰:‘乱臣贼之,我认得谁’!令左右截其耳;细鞫其贼事,并问以圣上、东宫,弼周一字不答。解至抚院,振飞命留驿亭,悬示四门,令善射者竞集。振飞举觞劳骆举,簪花旁立。缚吕弼周、王富于柱,射者二十步外,五人为耦,人发一矢;不中者退,中者报名赏银牌一。射者尽,乃命剐之。众悦,诣肆快饮。
五月初五日,淮坊义士擒兵三十余人,振飞不敢问;纵之。十三日,马士英官兵由淮赴江达南京,共一千二百船;王燮驻清江浦,令淮坊义士排立两涯,不许一舟停泊、一人登岸,凡三日而毕。二十二日午刻,太监卢九德引兵一千欲进城中,士民大震;振飞再三求免。
二十三日,刘泽清奉旨驻淮安;未至,士民皆惧。二十四日,泽清驻兵盱眙;抚按集议,振飞、燮不行。
二十五日,伪官武愫解至抚院,振飞于愫有旧,不忍遽杀;乃下之狱。
二十九日,振飞大享士于淮安府学中,叙向来有功文武官八十余员;振飞与燮亲安席,观者鼓舞。
已而振飞为马士英所论,得旨提合,阁城不平;寻以士民公疏,得免。旋丁艰去。王燮又为御史陈丹衷荐,升巡抚山东;士民夺气。刘泽清遂营窟于淮城中,田仰与之猫鼠;山东又不可往,王燮逡巡于河上而已。田仰,士英之私人;五月十七日,起抚淮扬,以阮大铖力荐堪任节钺也。
史可法奏“淮人忠义疏”:‘闯贼自入关以后,声势逼人,假借安民,煽动海内;伪官一到,争思奉迎。甚至督抚手握兵权,不能碎一伪牌、斩一伪使;人心之坏,至此极矣。惟有淮安官民固守,伪牌到则碎之、伪使到则斩之;贼骑逼河上,则邀击败退之。贼将如董学礼、白邦政等,皆踯躅而不敢前。民间义兵集至一、二十万,声势之壮,犹若长城。顷又报恢复宿迁,伪官遁走,维持疆事,江南乃安;其有功于国家甚大。然淮人之敢于此者,实地方官鼓舞之力也。抚按诸臣亲在河干,与民共守;碎牌斩使,断而行之。密遣各兵多所斩获,故能振将卒同仇之忾、坚民间死守之心。东南奠安,实赖此举。伏乞敕下该部院,将按臣王燮优擢示劝;抚臣路振飞已经解任,另候优议。其余地方官、乡绅、士民及行间有功将士,并行按臣察确具题,特为旌叙:庶忠义之士感奋,而他处投贼、避贼偷生苟免者皆知所愧耻矣’。
伪淮扬防御使武愫至宿迁,伪将董学礼、伪漕储方允昌、伪督饷白邦政等俱置酒晏之,遂留连数日;借董兵千人,所过地方骚扰不堪。伪示传至徐州,举人阎尔梅大骂,碎其牒;武愫拘之,下狱。尔梅赋诗曰:‘死国非轻死逆轻,鸿毛敢与泰山争!楚衰未必无三户,夏复由来起一成。日月有时经晦蚀,乾坤何旦不皇明!宠新岂是承恩者,空自将身买贼名’!遣人驰示武愫,愫大怒,密欲令人斩之。
“路文贞公传”:公讳振飞,字见白,号皓月;广平曲周人。天启乙丑进士,授泾阳知县。不建逆奄祠,多惠政;县人皆绘图祀之。崇祯辛未,召入为四川道御史。疏劾宜兴、乌程、巴县三相国、湖州冢宰及山东二抚臣,举朝惮之。